贺季衡 唇疔案 赏析(林志宾)
一诊
唇疔九日,唇上结硬,唇角已溃脓,左口角尚结硬,腮左亦红肿木硬,牙关开合不利。幸无寒热头重之患。脉滑数。热毒结于肺胃而来,亟为清解泄化。祈其脓畅肿消。
紫花地丁 人中黄 银花 连翘 炒僵蚕 半枝莲 大力子 桔梗 赤芍 薄荷 花粉
二诊
唇疔脓出肿消,鼻左余硬尚未化尽,幸胃纳渐复。当再清胃热,以消余坚。
花粉 连翘 赤芍 大力子 川贝 白芷 桔梗 生甘草 玄参 竹茹 灯芯
外敷:姜芷、青敷。又涂:黄连膏。
本案选自贺季衡《指禅医案》痈门。疔是多发生在颜面和手足等处的急性化脓性疾病,而颜面部的疔最为多发,相当于西医的疖、痈。其特征是疮形如粟,坚硬根深,状如钉丁之状。病情重的易成走黄危证。本案生于唇部,故称为唇疔。其病机为“热毒结于肺胃而来”,多是饮食积热,或者感受外来热毒,特别在青少年男性多发。治疗当以清热解毒、消肿化脓为主,以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
本案患者虽已溃脓,但毒、脓未尽,故选用紫花地丁、人中黄、银花、连翘、半枝莲清热解毒,且加僵蚕、大力子、桔梗、花粉排脓消肿止痛,赤芍凉血。二诊脓毒渐消,减少清热解毒之品,加入川贝、白芷排脓,玄参解毒养阴,竹茹清胃和胃。而且配合外用药,效果较好。所选用药物偏走上、走表,特别适合颜面部、手部的疔疮(像牙痈、舌痈、颧疔、手指疔等)。如果胃热明显,可以加入黄连,发热的话加入生石膏。而像肺部、腹部、足部的痈疮又不同。例如足跟疔,常加入通下部经络之品牛膝、独活、桑枝,加入利湿热之品,如黄柏、泽泻、薏苡仁。
版权声明:
本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本网搜集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