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饮片形态


拼音

Rén Zhōnɡ Huánɡ

别名

甘草黄(《医林纂要》),甘中黄(《现代实用中药》)。

来源及植物形态

人中黄,始载于《日华子本草》。为甘草末置竹筒内,于人粪坑中浸溃后的制成品。

采制

甘草磨成粗粉,装入一端有节的竹筒内,另一端用布塞紧,松香封口,将竹筒刮去篾青,浸入清水粪坑中2~3月。一般多于冬季浸入,至翌春取出,用清水漂2~3星期,每天换水1次,至无臭为度。阴干后,劈破竹筒,取出甘草,晒干即成。

性味归经

性味:甘,寒。

①《本草汇言》:"味苦微甘,气大寒,无毒。"

②《本经逢原》:"甘咸,寒,无毒。"

③《本草求真》:"味甘,性寒。"


归经:入心、胃经。

①《本草备要》:"入胃。"

②《玉揪药解》:"入手少阴心、足少阳胆经。"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解毒。治伤寒热病,大热烦渴,热毒斑疹,丹毒,疮疡。


本品以甘草为主,经加工制成,具有清火解毒的功效,对于上述各种实火热毒的病症,可配合清热解毒药物如石膏黄连连翘玄参等同用。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内服:煎汤(布包)6-10g;或入丸、散。

注意:非实热性热病者禁用。

各家论述

1.《日华子本草》:治天行热疾。

2.《本草蒙筌》:治疫毒。

3.《本草经疏》:解胃家热毒。

4.《本草备要》:泻热,清痰火,消食积,大解五脏实热。治天行热狂,痘疮血热,黑陷不起。

5.《本经逢原》:解天行狂热,温毒发斑。

6.《本草求真》:人中黄。书载功专入胃解毒,以其味甘故也。其解五脏实热,以其气寒故也。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