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饮片形态


拼音

Sōnɡ Xiānɡ

别名

松脂、松膏、松肪(《本经》),松胶香(《刘涓子鬼遗方》),沥青(《卫生宝鉴》),白松香(《滇南本草》),松胶(《纲目》),黄香(《本草原始》),松脂香(《草木便方》)。

来源及植物形态

松香,始载于《本经》,原名松脂。为松科植物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或同属数种植物的树脂除去挥发油后,所留存的固体树脂。产于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浙江、安徽等地。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

采制

多在夏季采收,在松树干上用刀挖成V字形或螺旋纹槽,使边材部的油树脂自伤口流出,收集后,加水蒸馏,使松节油馏出,剩下的残渣,冷却凝固后,即为松香。置阴凉干燥处,防火、防热。


松香:置铜锅中,用微火加热熔化,捞去杂质,倾入水中,候凉后取出,干燥。


松香:取葱煎汤,加入松香粉,煮至松香完全熔化,乘热倒入冷水中,取出,阴干。(每松香100斤,用葱10斤)


陶弘景:"松脂,以桑灰汁或酒煮软,按内寒水中数十过,白滑则可用。"

②《本草图经》:"松脂皆先炼治,其法用大釜加水,置甑,用白茅藉甑底,又加黄砂于茅上,厚寸许可矣。然后布松脂于上,炊以桑薪,汤减即添热水,常令满,候松脂尽入釜中,乃出之投于冷水。既凝又蒸,如此三过,其白如玉,然后入药。"

性味归经

性味:苦甘,温。

①《本经》:"味苦,温。"

②《别录》:"甘,无毒。"

③《药性论》:"味甘,平。"

④《本草正》:"味苦辛;温。"


归经:入肝、脾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肺二经。"

②《得配本草》:"入手太阴、足阳明经。"

③《本草求真》:"入肝、脾。"

功能主治

祛风,燥湿,排脓,拔毒,生肌,止痛。治痈疽,疔毒,痔瘘,恶疮,疥癣,白秃,金疮,扭伤,风湿痹痛,疠风瘙痒。


1.松香味苦温燥,善燥湿杀虫而兼止痒,外用既可治疥虫、真菌侵染肌肤所致的疥癣瘙痒,又可治湿毒浸淫肌肤所致的疮疹湿痒。多入复方。如《本草纲目•卷三十四•松》转引《刘涓子鬼遗方》方,将本品研细,入轻粉少许,调匀,外用治疥癣湿疮,先用油涂,再掺药末。《葛洪肘后备急方•治窩癣疥漆疮诸恶疮方第三十九》方,以之与雄黄黄连、发灰、猪脂合捣为膏,薄贴疮上,治窩疥。《本草纲目•卷三十四•松》转引《简便单方》方,治阴囊湿痒欲溃者,先取本品以米泔水洗过,再研末配花椒,纸卷作筒,油浸三宿,点烧淋下油涂之;治小儿白秃,用本品15g、猪油30g,熬,日数搽之。


2.本品除燥湿杀虫外,又能拔毒生肌,外用可治毒邪蕴结肌肤、气血壅滞、腐脓败血之痈、疮、痒、疔等肿毒之证。如《太平圣惠方•卷六十六•治一切屡方》治瘘疮,单用本品为末,填疮孔令满。《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外科》(南京方)千槌膏,以松香细粉312.5g,蓖麻子肉156g,轻粉31g,银朱、杏仁(研细末)、广丹、茶油各62.5g,制成膏,贴患处,治痈、疽、疖、疔,能消肿止痛、拔毒去腐。《卫生宝鉴• 卷十三》翠玉膏,以之与黄蜡、乳香没药、铜绿合用为膏做饼,外贴三日一换,治臁疮,有拔毒敛疮生肌之效。《高憩云外科全书十种•外科医镜•附方卷上》松香膏,以松香配黄蜡、麻油(2:1:4),微火化开为膏,待腐肉将净,纸摊,贴疮上,能助生肉芽,促进疮疡愈合。


3.本品除燥湿外,还兼祛风止痛,内服可疗风寒湿邪客于经络肌肉关节之风痛。如《备急千金要方•卷八》治历节诸风,百节痠痛不可忍,以松香入酒中浸七日后服。亦可与其他祛风湿药同用,以加强疗效。


此外,以之与白矾、枯矾为末外用,止血效好。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内服:每次0.5~1g,入丸、散或浸酒。


注意:

1.本品性温,《本草求真》云:“火实有热者勿服。”

2.《本草汇言》云:“松脂,如入疡科敷贴料中,可去脓拔毒,腐秽初作或初溃者可用,如久溃疡脓血已尽,气虚血寒,肉泛而不敛者,用此不惟不能生新肌,反增溃烂,延流及肉,损人筋脉,不可胜言,用者当细审之。”

3.忌见火。

各家论述

1.《本经》:"主痈疽恶疮,头疡白秃,疥瘙风气,安五脏,除热。"

2.《别录》:"主胃中伏热,咽干消渴,及风痹死肌,炼之令白;其赤者主恶痹。"

3.《药性论》:"杀虫,用之主耳聋;牙有蛀孔,少许咬之不落;能贴诸疮脓血,煎膏生肌止痛,祛风。"

4.《日华子本草》:"润心肺,下气除邪;煎膏主瘘烂,排脓。"

5.《滇南本草》:"疗赤白癜风,厉风。"

6.《医学入门》:"治历节酸痛,生津止渴,固齿,聪耳明目;入滋补药和服,壮阳,实阴茎,令人有子。"

7.《纲目》:"强筋骨,利耳目。治崩带。"

8.《本草备要》:"祛风去湿,化毒杀虫。"

9.《本草经琉》:"松脂,味苦而兼甘,性燥,燥则除湿散风寒;苦而燥,则能杀虫;甘能除热,胃中伏热散,则咽干消渴自止。痹者,风寒湿合而为病也。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此死肌之所由来也。湿热之邪散,则血不瘀败,荣气通调而无壅滞,故主疽恶疮;荣和热散,则头疡、白秃、疥瘙、风气俱愈矣。热消则荣血和,风湿去则卫气安,脾胃健五脏无病,可知。"

10.《本草汇言》:"松脂,如入疡科敷贴料中,可去脓拔毒,腐秽初作或初溃者可用,如久溃疡脓血已尽,气虚血寒,肉泛而不敛者,用此不惟不能生新肌,反增溃烂,延流及肉,损人筋脉,不可胜言,用者当细审之。"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