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清热化湿、芳化导下法治愈湿温病一例(李兴培)

求道

浏览:419

时间:2023-10-11

张某,女,28岁,已婚。

初诊:196541日。

主诉及病史:两天前因头部剧痛,发冷发热咳嗽痰白,大便秘结,体温39.6℃,当晚来院急诊。传染科查得:急性病容,神清,口唇干,舌被厚苔,咽轻度充血,颈软;心();两肺闻及少许干鸣音;腹软,肝触及肋下2指,质Ⅱ度;脾肋下1指余,质Ⅰ度;腹部见3块玫瑰疹。印象:伤寒。因其须照料小孩,不能住院,开给合霉素及维生素BC带回单位内服。翌日又来门诊就治,嘱服原药,加用“使痛宁”及水合氯醛,是晚体温40.2℃。因热势缠绵,全身不适,来门诊要求服中药治疗。

诊查:面色晦黄而间暗,神疲乏力,口苦而干,饮热少量,两日未大便,小便略黄,舌质红,舌苔黄厚腻,脉象滑数。

辨证:湿温病,热胜于湿。

治法:清热化湿,芳化导下。

处方:藿香 佩兰叶各9g,银花 薏仁各12g 连翘15g 川连 木香 大黄(另包后下) 芒硝(另包兑入)各6g 滑石18g  甘草3g  2

二诊:43日。服上方第1剂后热退。又剂身困消失,纳增口和,大便畅行,头中心痛,口干渴喜冷饮,汗出,脉细滑不数。

处方:上方去硝黄,加玉竹石斛9g牡蛎15g2剂。

三诊:45日。服上方后,渴止汗收,余况亦可。前方进退出入,又4剂康复。随访数年未犯。

【按语】根据本案脉症,李师认为属湿温病湿热俱盛,热胜于湿。故用川连、滑石、银花、连翘、薏仁、大黄清热化湿;川连、大黄清热燥湿;藿香佩兰芳香化浊;大黄芒硝通腑下燥,使邪有出路;木香助脾运;滑石甘草清热利湿,使湿热亦从小便出;甘草既用以缓和硝黄之峻烈,亦为顾护正气。药物切中病机,首剂即热退,各症著减。惟舌质红,苔黄,口干渴喜冷饮,汗出,热炽伤阴可知,因加玉竹石斛牡蛎育阴潜阳,去硝黄,2剂而渴止汗收。续用前方出入,又剂而愈。

关联词条:

  • # 李兴培
  • # 湿温
  • # 肠伤寒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本网搜集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