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中医药在病房的运用——术后肠粘连

四君人参

浏览:522

时间:2020-09-01

患者为一藏族中年女性,牧民,主诉间断上腹部疼痛8年,加重1月入院。病人21年前在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做“子宫切除术”、“阑尾切除术”,8年前在成都某医院做“胆囊切除术”,自第二次术后开始感上腹部疼痛,呈阵发性,伴上腹部胀满不适,以餐后为甚,并有恶心,无反酸烧心、无吞咽困难,无腹泻等不适,病人不规律服用藏药以及西药“奥美拉唑胶囊”等药物,或在当地医院输液治疗,症状可以好转,但稍有饮食不慎病情即复发,1月前症状再发,伴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呕吐腹痛、腹胀症状稍有好转,大便2-3天1次,质稍硬,在当地医院输奥美拉唑等药物治疗,腹痛恶心呕吐缓解,但仍感腹胀,以上腹部为主,故来我院就诊,门诊以“慢性胃炎”收住院。入院后第二天做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我科以慢性胃炎治疗,给予输兰索拉唑,以及口服促进胃动力药物治疗4天,症状无改善,后拍腹部平片提示见多发小气液平面,考虑为不完全性肠梗阻,从病人手术史分析,考虑为术后肠粘连,内科住院部遇到这种病,没有特别的办法,给病人开中药治疗。


对于术后肠粘连,笔者曾治疗一例,以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而愈,此患者以腹胀为主要表现,用上方不合适。察舌按脉,患者舌苔薄白,脉沉,上腹部重按有压痛,细思,《伤寒论》云:“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数年前曾读《陈瑞春伤寒》一书,陈老用此方治疗胃切除术后的腹胀,陈老说“病因虽不同,而病症相同,发汗后,腹胀满,应着眼于脾胃气虚,中焦壅滞,而患者手术后腹胀,亦属脾胃气虚,中焦不畅,为虚寒痞满证,故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加味取效。”于是选用此方加味治疗。


处方为:厚朴20克、半夏15克、干姜6克、大枣10克、党参15克、陈皮10克、木香10克、炙甘草6克,嘱病人服药4剂,以观疗效。因中药房没有生姜,故在此选用干姜以温胃散寒,上方服用次日,患者腹部胀满症状明显改善,饮食增加,后服用上方8剂,病愈。 


我们临床医生,读医学书籍的目的,就是指导我们临床处方用药,为病人解除痛苦,读后反复思考,将读过的书的意思消化、吸收为自己的东西,这样日积月累,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方有进步。

关联词条:

  • # 肠粘连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田丰辉,来源论坛原创文稿,由四君摘选编辑。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