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桂枝干姜汤案
本方主治少阳兼脾虚津伤水饮证,见往来寒热,心烦,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便溏,但头汗出。病机为少阳不和,三焦失畅,脾阳不足,津液被伤。方用柴胡、黄芩和解少阳;桂枝、干姜、甘草温化水饮;牡蛎、花粉逐饮开结。现代用以治疗感冒后疲劳综合征、慢性胆囊炎、肝炎、慢性结肠炎等见肝胆郁热,脾虚、津伤之病机者。
案101、体倦乏力(感冒后疲劳综合征)
张某,女,26岁,2013年9月5日诊。
主诉:身倦乏力伴口干口苦1个月。
患者诉:一月前,患感冒愈后出现体倦神萎,浑身酸困,四肢软,口干口渴,小便短涩不利,兼口苦纳差,心烦,两胁胀闷不适,大便稀溏,反复用中西药治疗,效不果,今来本所就诊。诊其舌质淡,苔白润,脉缓弱无力。
辨证:肝胆郁热,脾虚气津两伤。
方选柴胡桂枝干姜汤合三仙汤。
柴胡25g,黄芩15g,桂枝15g,干姜10g,花粉20g,牡蛎15g,甘草10g,石菖蒲12g,仙茅10g,仙灵脾12g,仙鹤草90g,黄精30g。4剂,水煎服。
一周后因他病来诊,告知药用完诸症皆消失,精神、体力俱佳。
按:本例于感冒愈后见体倦神萎,浑身酸困,四肢软,小便短涩不利,大便稀溏,为外邪损伤脾阳,运化失职,水饮内停,阻遏清阳上升,肢体经脉受阻使然;口干口渴,口苦纳差,心烦,两胁胀闷不适,为少阳枢机不利,胆热上泛所致。如此虚实错杂、寒热错综之证,治疗殊为棘手。《伤寒论》147条说:“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郝万山说:应用本方,要抓住胁痛、口渴、便溏三个主症;病机上主要抓肝胆郁热、脾虚、津伤。本方常用于治疗肝胆疾患兼太阴脾家虚寒、津液损伤的证侯,临床既有口苦、口渴、心烦、胁痛、肝功能异常等表现,又有便溏、腹胀、纳差等特征。故笔者选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和解少阳,畅达三焦,温脾生津;合三仙汤、石菖蒲、黄精扶正补虚,益气提神。经方与时方合用,扶正与祛邪并施,以治疗此胆热脾寒,饮停津伤,正虚邪实,寒热错杂,虚实错综之证正为对症之方。由于药合病机,故四剂而痊。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余泽运,来源论坛原创文稿,由四君摘选编辑。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