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少怀治疗鼻渊案
夏某,男,40岁,干部。1964年1月9日初诊。头痛头晕,鼻塞,流黄稠涕,不闻香臭已年余,遇冷则剧,口干,二便调。辨证:肺胃湿热久积,上蒸清窍,发为鼻渊。治则:先调肺胃。拟清肺饮加减。方药:沙参9g,...


求道
畅读VIP

83

0
张赞臣治疗鼻炎案
陆某,男性,23岁,化验员,1977年6月7日初诊。3年前,因接触化学物质后而引起慢性副鼻窦炎。近来,两鼻阻塞,常流浊涕,不闻香臭,呼吸不畅。且有头胀,眉棱作酸。咽部周围红,干燥觉痛,痰黏咯吐不出。脉...


求道
畅读VIP

76

0
孙桂芝教授:阴阳虚损差异,分三型治疗肺癌
燥热津伤肺为娇脏,喜润恶燥,失润则宣发肃降失于正常,津液不布,津聚为痰,痰凝气滞,气滞血瘀,瘀阻络脉,日久形成肺部积块。症状表现:口干口渴,鼻干,干咳无痰或痰少,痰中带血丝,小便短赤,大便干燥,每三五...


求道
畅读VIP

76

0
周岱翰治疗“大肠癌”经验
周岱翰主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用药法则。辨病治疗即针对大肠癌的病理特点和生物学特性,采用具有抗癌作用的单味中药或中成药进行治疗的方法,常选苦参、败酱草、地榆、薏苡仁,或中成药小金丹、平消胶囊等;辨证治疗...


求道
畅读VIP

72

0
孙桂芝治疗“大肠癌”经验
孙氏分五型施治:①湿热蕴毒型:证见腹痛腹胀,疼痛拒按,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胸闷烦渴,恶心纳呆,苔黄腻,舌红绛有瘀点,脉弦数或弦滑。治以清热解毒,祛湿攻积。白头翁汤合槐花地榆汤加减,药用白头翁20g,败...


求道
畅读VIP

72

0
柏连松治疗“大肠癌”经验
柏连松认为大肠癌系正气不足,邪气乘虚侵入所致,治疗应攻补兼施,尤以扶正为主,提倡应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从整体观念出发,分期辨证论治。早期属气血瘀滞,湿热毒蕴所致,故以消瘤为主,或祛邪兼以扶正,使邪去而...


求道
畅读VIP

78

0
柏连松教授治克罗恩病验案二则(王昱)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胃肠道进行性肉芽肿性疾病,从口腔至肛门的整个消化道均可受累,可伴有关节、皮肤、眼、口腔黏膜等肠外损害,随着病程的发展还可出现肠道狭窄以及...


求道
畅读VIP

85

0
柏连松肛肠科医案五则
案一、直肠多发性息肉邵某,男,66岁,海员。便血七、八年之久,曾多次检查治疗,诊断为直肠多发性息肉虽经治疗,效果不显,建议手术治疗,患者惧怕手术,要求中医保守治疗。经肛指检查,可触及大如黄豆、小如绿豆...


求道
畅读VIP

77

0
柏连松的用药特色
(一) 手术前后用药原则1、 术前用药规律痔嵌顿、血栓外痔患者,治拟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药用川柏、虎杖、丹皮、桃仁、米仁、蒲公英等。肛痈初期,肛门局部红肿热痛,肿块坚硬不溃,正气不虚,治拟清热行瘀...


求道
畅读VIP

80

0
柏连松的证治经验
(一)内痔三步注射法柏连松教授从1977年起运用中医传统理论与历代医家的临床经验及自己在临床上不断的研究探索,研制了“曙光Ⅰ号”注射液,十多年来对其药物配伍及浓度等多次进行改进,此注射液具有良好的止血...


求道

71

0
基于《医学求是》研究探讨吴达五运六气学术思想
陶国水,顾植山,陆曙,吴波,孔令晶,陈冰俊摘要:龙砂医家吴达熟谙运气学说撰《医学求是》,认为“证之变化,随岁时而转旋”,主张“因病以测岁气,非执岁气以求病”,灵活运用运气理论预测疫病发 生、分析其病因...


求道
畅读VIP

83

0
石印玉教授应用经方治疗骨伤科疾病举隅(顾钧青)
一柴胡龙牡治腰痛,翻身转侧效堪夸 罗某某,女,64岁, 2013年1月3日初诊。髋关节骨折一年余,长期卧床,X片示陈旧性骨折,但骨折处仍痛,行走不便,翻身困难,腰骶部疼痛,周身...


求道

95

0
石印玉教授方药琐谈(吴俊浩)
石氏伤科流派,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具有150余年发展历史,其一直推崇薛己“十三科一理贯之”——整体调治的诊疗观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的学术观点。相对于西医的“治病”,石氏伤科更...


求道
畅读VIP

81

0
石印玉教授治疗腰腿痛临床经验举隅
全国名老中医石印玉教授系“石氏伤科”第四代传人,全面继承了石氏伤科对骨伤科疾病诊疗的学术思想,在治疗腰腿骨关节疼痛疾患有独到的见解。兹介绍石教授诊疗腰腿痛的临床经验,以飨同道。病因病机石教授认为临床多...


求道
畅读VIP

96

0
石印玉教授之“急症祛兼邪,缓病补肝肾”治腰脱案
石氏伤科源远流长,名医辈出。肇始于清朝道光年间石兰亭,奠基于石晓山。后历经石筱山和石幼山日益完善,石仰山、石纯农、石印玉、石鉴玉等传承创新。前后六代人历经150年积累总结、弘扬发展,石氏伤科已成为我国...


求道
畅读VIP

86

0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