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菊生|眼科杂病医案三例
病例一:高度近视眼性视网膜病变 徐××,女,40岁。患者双眼高度近视眼,3年前曾施行后巩膜加固术,术后视力不见提高,双眼前黑影飘舞,视物模糊,伴腰酸膝软。于2003年1月27日...


求道
畅读VIP

86

0
头针联合眼针治疗视神经萎缩(朱华英)
一、技术渊源眼病针灸作为中医学的一部分,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既是中医眼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针灸医学正在形成之中的一个分支学科。我国古代对眼病的认识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如早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


求道
畅读VIP

90

0
详解“是动病”与“所生病”的涵义(吕细)
对于此问题,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认为首先应从字义入手,再结合经络学发展历史,厘清文本,正本清源。下面以足太阳经为例:《足臂十一脉灸经》文本:足泰(太)阳温(脉):出外踝窭(娄)中,上贯膊(),...


求道
畅读VIP

80

0
《经方医案精讲》嗜睡
男性患者,52 岁,这位患者看了三次。他的主诉是嗜睡,老是想睡觉,感觉睡不够,虽然晚上睡的时间也长,但是白天还是想睡,说明睡眠质量不行啊。但这个问题我们怎么解决呢?我们找找病的证据。这人容易肚子疼,而...

凤翅
签约讲师
原创投稿

212

0
韩懋与《韩氏医通》:开创记载完整病历的先例
01韩懋从医之路其父任东路总兵,戍于小河将台(今四川松潘县)。其兄韩恩,最初任四川都司署都指挥金事,后升任吏部考功郎、太常寺卿等职。本为将门之子的韩懋,幼而聪敏,善诗能文,禀质气弱,因考科举不中,且体...


求道

97

0
罗碧贵老师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多睡症验案
巨某,女,52岁,实验学校员工,2025年3月14日下午就诊。主诉:困倦瞌睡过多月余。除了上班做事只要一坐下来就很困倦很快就睡着了,多处就医,服药无效。面色淡白,舌苔薄白,脉虚。既往无明显基础疾病。诊...


白术
签约讲师
原创投稿

192

0
马绍尧从肝辨治银屑病临床经验撷菁(李晓睿,李咏梅)
马绍尧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主任医师,上海市名中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顾氏外科”第四代传人,第三、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马老从事中医药防治皮肤病工作五十余年,...


求道
畅读VIP

72

0
刘兰林诊治痤疮的经验
刘教授根据痤疮的病理特点,对其病机之阐述,独辟蹊径,从血分入手,颇能执简驭繁,深得其要旨。认为痤疮病因虽颇为复杂,但不外风、湿、热三端,大多是由肺经有热,复感外风,瘀热伤及血分,熏蒸肌肤而发,血分有热...


求道
畅读VIP

70

0
傅杰英诊治痤疮的经验
1.病因病机傅教授综合中医文献对痤疮的认识,并结合多年临床研究,认为痤疮的致病因素除热、痰、瘀之外,还有湿和虚。湿为阴邪,易困脾胃,脾胃失于运化,饮食水谷停积体内,酿生痰浊,日久化瘀、化热,发为面部而...


求道
畅读VIP

73

0
刘亚娴诊治痤疮的经验
1.病因病机刘教授根据寻常痤疮的好发年龄、体质及皮疹部位,认为其与中医学的相火旺盛有关。相火是推动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温煦诸脏,促进生长。朱丹溪认为相火“寄于肝肾二部”,“人非此火不能有生”,“...


求道
畅读VIP

80

0
高建忠诊治痤疮经验
痤疮,属中医“肺风粉刺”范畴,好发于发育期青年男女面部及胸背等处,有碍美容。传统中医理论认为,面鼻属肺,肺与大肠相表里,痤疮的发生主要由肺经血热,上熏头面,肠胃湿热,蕴结肌肤,及外感风邪所致。笔者在临...


求道
畅读VIP

94

0
马绍尧教授湿疹辨治八法
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过敏反应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皮肤病。中医文献中记载的“浸淫疮”、“旋耳疮”、“绣球风”、“四弯风”等都属于本病范围。其特点为多形性皮损,有渗出倾向,弥漫性分布,对称性发作...


求道
畅读VIP

83

0
马绍尧教授痤疮辨证治疗七法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好发于青壮年面部、胸背的毛囊与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因其皮损丘疹如刺,可挤出白色碎米样粉汁,中医文献中称之为“粉刺”。临床以丘疹、脓疱、囊肿、结节等多种损害为特征。西医学认为痤疮的...


求道
畅读VIP

79

0
马绍尧教授常用止痒药
1. 荆芥功能祛风解表、理血,可祛皮里膜外之风,以疏散在表之风邪为主。荆芥穗效用更强,为血中之风药,可清血中风热。皮肤科取其祛风解表之功,可达止痒之效。常与防风配伍,能入肌肤,宣散风邪,止痒之效更强,...


求道

89

0
郭廷英:得气是针灸治病的灵魂
北京中医药大学特聘专家、山西针灸名家郭廷英治病的效果在业界有口皆碑——他几针下去,让瘫痪的72岁河北阿姨缓慢站起来行走;挑刺肺俞让老仇的肺癌术后转移颈部肿块完全消失,如今已健康游玩近5年;一针照海穴取...


求道
畅读VIP

87

0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