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 银花解毒汤临床应用
    组成 金银花、地丁草、犀角、赤苓、连翘、牡丹皮、川连、夏枯草。用法 原方无剂量。水煎服。功效 清热凉血,解毒消肿。主治 主治热毒蕴络,痈疽、疔疮等症。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等病症。流行...

    求道

    45

    0

  • 银翘马勃散临床应用
    组成 连翘、牛蒡子各一两(各30克),金银花半两(15克),射干三钱(9克),马勃二钱(6克)。用法 上杵为散,每服6钱(18克),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功效 清热利咽。主治 主治湿温...

    求道

    43

    0

  • 越鞠丸临床应用
    出处 越鞠丸,出自《丹溪心法》。本方又名“芎术丸”。组成 香附、川芎、苍术、神曲、栀子各等分(各6克)。用法 共为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原书未著用法用量),可每次6克,每日2次口服,温开水送下。现...

    求道

    54

    0

  • 薏苡附子败酱散临床应用
    出处 薏苡附子败酱散,出自汉·《金匮要略》。本方又名“附子汤”“败酱散”“薏苡附子散”。组成 薏苡仁十分(30克)、附子二分(6克)、败酱五分(15克)。用法 上三味,杵为末,每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

    求道

    56

    0

  • 茵陈五苓散临床应用
    组成 茵陈五两三钱(160克)、泽泻一两(30克)、猪苓三钱(9克)、茯苓三钱(9克) 、白术三钱(9克)、桂心二钱(6克)。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每服9克,每日2~3次。水调服。也可改用饮片作汤剂,水...

    求道

    52

    0

  • 益胃汤临床应用
    组成 沙参三钱(9克)、麦门冬五钱(15克)、冰糖一钱(9克)、细生地五钱(15克)、炒香玉竹一钱五分(4.5克)。用法 水煎服。功效 益阴生津。主治 阳明温病,下后汗出,胃阴受伤;或见胃脘灼热隐痛,...

    求道

    57

    0

  • 益气聪明汤临床应用
    组成 黄芪甘草各半两(各15克)、人参半两(15克)、升麻葛根各三钱(各9克)、蔓荆子一钱半(4.5克)、芍药一钱(3克)、黄柏酒制,锉,炒黄,一钱(3克)。用法 上㕮咀,每服三钱(9克),水二盏(4...

    求道

    47

    0

  • 玉真散临床经验
    组成 天南星、防风、白芷、天麻、羌活、白附子各等分。用法 上为末,每次服二钱(6克),热酒一盅调服,更敷患处。若牙关紧闭,腰背反张者,每服三钱(9克),用热童便调,虽内有瘀血亦愈。至于昏死,心腹尚温者...

    求道

    58

    0

  • 玉液汤临床应用
    组成 生山药一两(30克)、生黄芪五钱(15克)、知母六钱(18克)、生鸡内金捣细,二钱(6克)、葛根一钱半(4.5克)、五味子三钱(9克)、天花粉三钱(9克)。用法 水煎服。功效 益气滋阴,生津止渴...

    求道

    57

    0

  • 玉屏风散临床应用
    配方组成 防风一两(30克)、黄芪蜜炙、白术各二两(各60克)。用法用量 上㕮咀,每服三钱(9克),水一盏半,加大枣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后热服。现代用法:研末,每日2次,每次6~9克,大枣煎汤送服;...

    求道

    66

    0

  • 易黄汤临床应用
    组成 山药(炒)30克、芡实(炒)30克、黄柏(盐水炒)3克、车前子(酒炒)3克、白果10枚。用法 水煎服。功效 清热利湿止带。主治 主治湿热蕴阻下焦引起的妇女带下黏稠色黄之症。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

    求道

    57

    0

  • 王洋论治肺结节
    1.定义 肺结节属于中医“积证”范畴,属五积之一,为肺之积,病名为“肺积”。“积”之病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五变》记载:“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胃肠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

    求道

    67

    0

  • 右归丸临床应用
    组成 大怀熟地八两(240克),炒山药四两(120克),微炒山茱萸三两(90克),微炒枸杞四两(120克),炒珠鹿角胶四两(121克),制菟丝子四两(120克),姜汤炒杜仲四两(120克),当归三两(...

    求道

    60

    0

  • 养阴清肺汤临床应用
    出处 养阴清肺汤,清·《重楼玉钥》,本方制成糖浆,名“养阴清肺糖浆”;制成膏剂,名“养阴清肺膏”。。组成 大生地二钱(6克)、麦门冬一钱二分(3.6克)、玄参一钱半(4.5克)、生甘草五分(1.5克)...

    求道

    62

    0

  • 孙光荣·丹参百合饮加减诊治慢性心衰验案
    龙某,男,38岁。2018年10月13日就诊。2年前因心前区闷痛不适,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诊断为冠心病,平素服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丹参滴丸等。既往有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病史,否认外伤手术及其他...

    求道

    62

    0

  •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