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砂六君子汤临床应用
配方组成 人参一钱(3克)、白术二钱(6克)、茯苓二钱(6克)、炙甘草七分(2克)、陈皮八分(2.5克)、半夏一钱(3克)、木香七分(2克)、砂仁八分(2.5克)、生姜二钱(6克)。用法用量 水煎服,...


求道

57

0
辛夷散临床应用
组成 辛夷、细辛、藁本、升麻、川芎、木通、防风、羌活、甘草、白芷各等分。用法 上为细末,每服6克,清茶调服。原书未著剂量,也可改作汤剂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功效 疏散风寒,通利鼻窍。主治 感受风寒...


求道

62

0
血府逐瘀汤临床应用
配方组成 桃仁四钱(12克),红花三钱(9克),当归三钱(9克),生地黄三钱(9克),川芎一钱半(5克),赤芍二钱(6克),牛膝三钱(9克),桔梗一钱半(5克),柴胡一钱(3克),枳壳二钱(6克),甘...


求道

58

0
行医叹(徐大椿)
叹无聊,便学医。唉!人命关天,此事难知。救人心,作不得谋生计。不读方书半卷,只记药味几枚,无论臌膈风劳,伤寒疟痢,一般的望闻问切说是谈非。要入世投机,只打听近日行医,相得是何方何味,试一试偶尔得效,倒...


求道

68

0
犀黄丸临床应用
组成 犀黄三分(1克),麝香一钱半(5克),乳香、没药各一两(各30克)。用法 上药研细末,黄米饭一两(30克)捣为丸。每次服3~6克,每日3次,陈酒送服。功效 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活血消肿,祛瘀止痛...


求道

67

0
读宋·朱肱《活人书》,谈金沸草散治验(何庆勇)
宋代朱肱的《活人书》,又名《伤寒百问》、《南阳活人书》、《类证活人书》、《无求子活人书》等。清代徐灵胎说:“宋人之书,能发明《伤寒论》,使人有所执持而易晓,大有功于仲景者,《活人书》为第一。”笔者常在...


求道

97

0
他医用散生胀满,朱肱做汤病得痊
朱肱,自号无求子,宋湖州人,邃于伤寒。南阳太守有疾,时医用小柴胡散,连进三服,胸满甚。延肱。曰:用药是也,但宜煎汁,乃能入经络攻病,今为散滞上,宜乎作满。因煮二剂服之,疾顿瘳。在南阳,太守盛次仲疾作,...


求道

74

0
钮福保治痢。
钮福保(1805—1854),清道光十八年状元。字右申,号松泉,榜名福保。浙江乌程(今浙江吴兴县)人,尤好岐黄书。在京师,每为人治愈危疾。尝治其同年之母,高年患痢,医用芍药汤不效,转益困笃,身热不食。...


求道

74

0
宋子京不药愈不食
《湖广通志》:宋子京,黄冈人,学举子业,不售,去而习医。久之,悟素问灵枢,六腑内外,穴穴相应,又心智洞朗,一望而知人病之所以。有巡道无他病,但不能食,郡守以子京进。子京曰:且无往,当先观之。巡道出,子...


求道

70

0
奉真和尚延人寿命三天
《梦溪笔谈》载:四明僧奉真,良医也。天章阁待制许元为江淮发运使课于京师。方欲入对,而其子疾亟,暝而不食,惙惙欲死,逾宿矣。使奉真视之,曰:“脾已绝,不可治,死在明日。”元曰:“观其疾势,固知其不可救,...


求道

69

0
刘顺用肉桂治口疮久不愈
刘顺,明泗州人。精医术,一贵官患口疮,久不愈。召顺往疗之,顺削桂一片以含之,贵官有难色。顺曰:口疾久不愈,以服清凉之药过多也,非此不痊。如言而愈。【按语】口疮者,世人多以为热,用之以清凉之药,若为热者...


求道

74

0
黄子厚灸百会治久泻
黄子厚,元江西人。一富翁病泄弥年,子厚治之浃月不愈,忽读《易》:天行健,运转不息,气举之也。乃悟富翁之泄,由气不能举,为之灸百会穴三十四壮而愈。【按语】泄泻者,脾气不升者为多,食入于脾胃无以运化,故而...


求道

73

0
张冲虚用鸡子治蜈蚣入腹
张冲虚,明苏州府人。善医,多奇效。有道人就灶吹火,一蜈蚣伏火筒,误吸入腹,痛不可忍。冲虚视之,命碎鸡子数枚,倾白碗中,令啜之。良久痛少定,索生油与咽。须臾大吐,则鸡子与蜈蚣缠束而下。盖二物气类相制,入...


求道

64

0
俞用古使诈治病
俞用古,明新昌县人。一女子欠伸,两手直不能下,用古曰:须灸丹田。因灼艾诈解其裙带,女子惊护,两手遂下。【按语】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该女子听闻解其裙...


求道

71

0
沈炳荣治癫证
沈炳荣,字吟梅,清桐乡人。熟精医理,官直隶时曾治一妇,年二十八,因丧夫而得癫疾,时发笑声,用六味地黄汤加犀角一钱,服二剂即痊。盖笑主心,心属火,心郁则火愈炽而上升。故以此药交心肾,使火熄而病自已。【按...


求道

78

0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