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春华运用大黄的经验
姜春华(1908~1992)教授临床以擅用大黄治疗急难重症而著称于世。他曾说:“大黄性味苦寒,为泻火之药。不仅攻坚破积,而且活血化瘀,泻火凉血,清热解毒。”《本经》称大黄为黄良。《景岳全书》推誉大黄为...


求道
畅读VIP

7

0
姜春华治振颤一案
王xx、女。患者沉默,偶或呆笑,所答非所问,口唇及四肢颤抖不休,有低热,据护者说:前夜自言自语,下床走到别人床上,吵闹整晚。当归9克白芍9克远志3克钩藤15克磁石9克丹皮9克朱茯神9克龙胆草6克龙齿9...


求道
畅读VIP

9

0
姜春华治慢性肝炎恢复转氨酶方
党参、太子参、黄芪、杞子、垂盆草、田基黄、白花蛇舌草。师嘱曰:连服2~3月,转氨酶渐可复常。初得此方余未着意,至八十年代初有卫姓干部前来咨询,谓其子两年前高中毕业,报考大学成绩合格,不意体检时查得G、...


求道
畅读VIP

6

0
梅核气案
李X X,女,40岁,职工。初诊:2009年4月19日脘部疼痛,食后作胀,大便形细,但便时不爽,日行一次。喉间时或梗阻不适。肝郁犯于肺胃,气机升降失司,治拟疏肝和胃,健脾助运。紫苏梗10g,制香附10...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9

0
干燥综合征二案
干燥综合征(一)洪X X,男,26岁,工人。初诊:2009年2月1日自去年10月起,自觉眼干、鼻干、口干、唇干,经X X医院检查确诊为干燥综合征,但服药多次,无效后转中医治疗,多次服养阴生津剂,不仅无...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9

0
姜春华:治病要能应变
症状是病的反映,中医治病主要是根据症状。疾病有其发展的一定过程,于此过程中出现各种症状,又由于各个病人情况不同,因此反映的症状也有所不同。当症状转变时,在不少情况下是反映了疾病本身的转变。中医是按辨证...


求道
畅读VIP

9

0
姜春华谈《伤寒论》的学习
一、《傷寒論》的作者《傷寒論》一書,後漢張仲景著,仲景南陽人,比華佗稍晚,但《後漢書》、《三國志》有華佗傳而然仲景傳。《名醫傳》說張仲景曾官至長沙太守,但《後漢書》、《三國志》建安年間並沒有關於仲景當...


求道
畅读VIP

11

0
名老中医之路—姜春华
姜春华(1908-1992),江苏南通人。从事中医工作五十余年,在理论、临床、医史诸方面均有所建树,在治疗哮喘、肝病以及活血化瘀研究方面取得一定成绩。著有《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中医病理学》《中...


求道

106

0
从姜春华用附子之经验再谈对火神派的思考(李寅)
自火神派倡行以来,民间(互联网上)争论多,专业期刊上质疑少,尤其是众多名家赞赏有加,如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2月17日所登何绍奇先生《火神郑钦安》。大有火神派一统江湖之势。缺少了最基本的讨论、争论、质...


求道
畅读VIP

10

0
姜春华:病有“内同外异、内异外同”
辨证论治不仅辨别疾病本身的证,它还包括病人的素质和现状、患病原因,以及季节,环境等。“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导源于《内经》,是辨证论治原理的体现,兹将我的认识简介如下。1、异病同治各种不同的病,出现...


求道
畅读VIP

8

0
名老中医之路——张伯臾
张伯臾(1901-1987),上海川沙县人。一九二三年毕业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后又在丁甘仁先生门下学习一年,深受教益。一九二四年返乡行医,一九三七年又在沪悬壶。一九五六年应聘到上海第十一人民医院(后改...


求道

116

0
张伯臾治肺炎两案
柴x× 男 42岁,住院号:72/1842一诊1972年5月14日T39.5℃身热咳嗽咯痰十天,有汗不解,时恶寒,胸闷痛,口干不欲饮水,曾用青、链霉素治疗不效,刻下,白细胞总数...


求道
畅读VIP

5

0
张伯臾湿热病验案三则
暑天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汤x×女29岁住院号:68/5574一诊1968年7月19日T40.1℃壮热无汗二天,微恶寒,头痛口干,胸闷,脉浮数,苔薄白而干。寒暑湿错杂之邪,蕴蒸气分,拟黄连香薷饮加味解表...


求道
畅读VIP

8

0
张伯臾治顽固性头痛验案三则
余随家父张老临诊中,目睹治愈不少顽固性头痛,尤其对头痛兼证辨析施治,值得后学借鉴。今选三例整理如下,以供参考。例1吴某,男,37岁,工人。1982年7月12日初诊:患偏头痛半年,曾治无效。近左侧太阳穴...


求道
畅读VIP

6

0
张伯臾教授:治痹心法
痹者,闭也。闭者,气血为邪闭于肌表经络也。《内经》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又曰:“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结合临床,余认为风、寒、湿三气很难截然分开,只是偏...


求道
畅读VIP

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