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 樊正阳老师治风痱处方
    女孩24年过年后发烧抽筋,诊断为免疫性脑炎,经治乏效。软瘫,言语不利,苔白,脉紧。病属风痱,小续命汤加减。 ...

    白术

    签约讲师

    137

    0

  • 程仁甫治郁火闭经案
    程仁甫治一妇,年二十余,秋生一子,次年春夏经行二次,既而不月,自以为妊。至六七月,渐渐内热口渴。八月,大热大渴。程未诊视,为用补血安胎之剂,不效。自秋徂冬,连经数医,症渐重。次年二月复诊,六脉沉数,浮...

    白术

    签约讲师

    51

    0

  • 王日休《劝医》
    进士王日休①《劝医》云:医者当自念云:人身疾苦,与我无异。凡来请召,急去无迟。或止求药,宜即发付。勿问贵贱,勿择贫富,专以救人为心,以结人缘,以积己福,冥冥中自有佑之者。若乘人之急,切意求财,用心不仁...

    求道

    137

    0

  • 《龙舒净土文》劝医者(王日休)
    【原文】医者当自念云:人身疾苦,与我无异,凡来请召,急去无迟,或止求药,宜即发付,勿问贵贱,勿择贫富,专以救人为心,以结人缘,以积己福,冥冥中自有祐之者。若乘人之急,切意求财,用心不仁,冥冥中自有祸之...

    求道

    49

    0

  • 麻黄汤证医案医话选
    (一)麻黄汤加味治感寒发热      魏男。热骤然而起,无前驱症,腰腿剧痛,苔白薄满布,非温散不可。生麻黄 3g,川桂枝5g,羌独活各6g,秦艽9g,西河柳9g,杏仁泥1...

    求道

    44

    0

  • 熊曼琪新解五苓散
    《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载“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熊曼琪认为仲景将消渴病与小便不利合为一篇讨论,并在条文中相提并论,这不仅反映其病变都涉及肾与膀...

    求道

    49

    0

  • 熊曼琪:伤寒病初起辨阴阳的要点
    【原文】病有發熱恶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恶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陽,七日愈。發於陰,六日愈。以陽数七、陰数六故也。(7)【提要】外感病初起分辨阴阳的要点。【释义】本条列举“发热恶寒”和“无热恶寒”的证候特...

    求道

    45

    0

  • 熊曼琪内外标本结合同治糖尿病足
    熊曼琪认为糖尿病足属中医“消渴、脱疽”范畴,主要是气阴两虚、血脉瘀塞、肢端失养所致,属本虚标实之证,以气阴两虚为本,瘀血、热毒为标,以气虚血瘀、阳气不达为病机关键。故强调标本同治、内治与外治相结合,既...

    求道

    48

    0

  • 熊曼琪经方治疗糖尿病经验
    熊曼琪教授精研《内经》等中医经典著作,博采众长,学识渊博,医理精湛。其于仲景《伤寒杂病论》用力尤深,擅长用经方治疗疑难杂证,并在临证中总结出“抓 主证”、“扣病机”和“脏腑功能特点”、“经络循行部位”...

    求道

    49

    0

  • 郝万山柴桂温胆定志汤治疗抑郁症经验
     一、名家识病       郝万山教授认为本病的病机是心胆阳虚气虚、脑神失养、肝气郁结、神窍痰蒙。中医理论认为心主神志、肝主谋虑、胆主决断,三脏和脑神...

    求道

    49

    0

  • 李可治白癜风验方——克白散
    【组成】沙苑子750g,九制豨莶草500g,乌梢蛇250g,定风丹(制首乌、炒白蒺藜)300g,三七100g,藏红花、海螵蛸、白药子、苍术、蚤休、降香、紫草、甘草各50g。    ...

    求道

    46

    0

  • 李赛美经方辨治抑郁症六法
    一、名家识病      抑郁症属于中医学“郁证”范畴。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胁胀痛,或易怒喜哭,以及咽中如有异物梗...

    求道

    46

    0

  • 万友生: 阴火的辨证求本与遣方用药
    自李杲创立了阴火说和甘温除热法后,虽历代医家在临床上用之多验,但由于李氏在理论上阐述得不够明确,甚至相互抵触,因而引起后世见解参差,论争未已,如,既指阴火为心火,又说肾火为阴火;既肯定阴火是脾胃元气虚...

    求道

    47

    0

  • 癫狂痫医案
    01 【医案一】朱丹溪医案 丹溪治一妇人,有孕六阅月,发痫,手足扬掷(zhì),面紫黑,合眼流涎昏愦(kuì)。每苏,医与镇灵丹五十帖,时作时止,至产后方自愈。其夫疑丹毒发求治,脉...

    求道

    56

    0

  • 16则过食水果的治验古案
    医案1:《医学六要·治法汇》、张三锡治一人过食瓜果,时值夏月,大泻不止,中脘大痛,烦渴引饮,自服天水散及香薷饮。脉之,右关寸俱沉伏,因作停冷治,香砂六君子汤加炮姜、厚朴,一服痛渴俱止,只以胃苓调理而安...

    求道

    59

    0

  •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