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 文仲渝:证治体验
    一、开胃健脾疗厌食古代医家云:“脾胃虚弱,百病乃生。”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根据古代医家对小儿“脾常不足”生理病理特点的认识,我自拟了“开胃健脾方”专治小儿厌食证,临床收到显著疗效。开胃健脾方...

    求道

    畅读VIP

    65

    0

  • 冯涤尘:证治体验
    一、慢性疲劳宜杂合以治疲劳,很普通,可以说每个人都感受过这种滋味。除生理性疲劳和病理性疲劳外,还有一种心理性疲劳,又称为慢性疲劳症。它的特点是:第一,时间持续半年以上;第二,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疲劳呈进...

    求道

    畅读VIP

    86

    0

  • 冯涤尘:拜师取经
    进入毕业实习阶段,我的第一个带教老师是张卓之。此人原在乐山市某县悬壶,病人络绎不绝,颇有医名。调来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后,在众多名医荟萃的高等学府里,我和我的同学认为,他还排不上号,所以就当成了很一般...

    求道

    110

    0

  • 冯涤尘:续写“十问歌”
    在大学攻读中医专业时,上诊断课就有“十问歌”的内容:“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因脉色察阴阳,十从气味章神见,见定虽然事不难,也须明哲毋招怨。”老师还特别嘱咐,...

    求道

    畅读VIP

    96

    0

  • 李配富:拜师取经
    我早年临床经验不多,常惑于诸症变幻,胸无见定,每每朝方夕改,难获全功。后师从名医范其情先生,请其故,师曰:“每病必有其主证,一证必有其主方,一方必有其主药;法有常法,方有常方,执其一法,必守其方,此乃...

    求道

    畅读VIP

    64

    0

  • 李配富:读书感悟
    一、立足经典,兼融诸家,博采众长礼记云:“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医圣张仲景自序云:“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药王孙思邈亦曰:“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可见,要学好中医,继承中医,对中医经典的学习尤...

    求道

    74

    0

  • 李配富:证治体验
    一、疏风清热补阳气,寒热并用愈感冒感冒乃寻常小疾,上医下工,多不以为意,临床多以“阳气不足多感寒邪,阴血亏损易感热邪”而论,论治多以“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以应万变。然而,“阳气不足感热邪,阴血亏损感寒...

    求道

    畅读VIP

    90

    0

  • 刘静:读书感悟
    甲状腺肿古称“舋(xin)核”、“瘿”,亦称“瘿气”、“瘿瘤”。《说文》谓:“瘿,颈瘤也。”《诸病源候论·瘿候》:“初作与樱核相似,而当颈下也,皮宽不急,垂捶捶然是也。”故凡以甲状腺肿大为特征的疾病,...

    求道

    畅读VIP

    70

    0

  • 刘静:拜师取经
    在古典医著师资进修班学习期间,我通读了《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中医经典,毕业后师从名老中医王建孚三年,又在临床实践中研习、领悟、创新。王老主张古为今用,西为中用,辨证论治...

    求道

    111

    0

  • 杨廷芳:拜师取经
    一、从师入门成铁杆   热爱中医破难关我于70年代初调入重庆市中医研究所外科,有幸在李雨农主任的领导下工作。李主任既是我的校友,又是我的老师。在大学时我虽然仅学习了一些肤浅的中医知...

    求道

    90

    0

  • 郑邦本:证治体验
    一、治疗温病危重症  急下可以防传变我继承了伯父治疗温病的经验,在处理外感热病时,若发现有内传之势,常在处方中加入清热解毒通便药物,如虎杖、大黄之类,以达到里通表和,祛邪扶正,防止其传变之目...

    求道

    畅读VIP

    86

    0

  • 郑邦本:拜师取经
    一、甲亢危象病险恶  清气凉营可解危甲亢危象案:宋某,女,21岁,未婚。因粒细胞减少,出现甲亢危象,于1993年5月27日急诊入院。6月27日,西药输液加氢化可的松、青霉素,肌注丁胺卡那霉素...

    求道

    畅读VIP

    71

    0

  • 郑邦本:读书感悟
    一、精读金匮生灵感  治疗肾炎制大方初读《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病疟,以月一日发,当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如其不差,当云何?师曰:此结为癥瘕,名曰疟母,急治之,宜鳖甲煎丸”时,有点...

    求道

    畅读VIP

    26

    0

  • 郑家本:证治体验
    一、专方医治专病 执简驭繁效佳遵循“博采众方”的古训,我对方剂的学习比较深入,无论经方、时方、验方、复方、大方、小方、单方都精心研读,收集整理,并验之临床,反复验证,取其精华,为我所用。数十年来,我已...

    求道

    畅读VIP

    24

    0

  • 郑家本:拜师取经
    我受家庭熏陶,耳濡目染,幼承庭训,从12岁开始读《药性赋》、《汤头歌诀》、《濒湖脉学》等中医入门书籍,14岁随伯父学文习医,除读《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著作外,还选学一些...

    求道

    畅读VIP

    20

    0

  •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