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原文

大黄四两,甘草一两。

拆算现代剂量

大黄60g,甘草15g。

用法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备注

《外台》方,又治吐水。


组成

大黄半两(12克)、炙甘草半两(3克)。

用法

用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分2次温服。

功效

通便止呕。

主治

胃肠积热,浊腐之气上逆,食已即吐,吐势急迫,或大便秘结不通,苔黄,脉滑实者。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顽固性呕吐、急性肠炎、胆囊炎急性发作等病症。

1.呕吐:本方治疗呕吐患者86例,不包括外科疾患伴发呕吐妊娠呕吐。结果:痊愈57例,显效17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5%。(《河北中医药学报》2001年第4期)

2.小儿急性肠炎:本方加减治疗小儿急性肠炎30例。其中24例虽经西药治疗热退,而吐泻不愈,并伴有轻至中度脱水。结果:经中药治疗后,治愈27例,好转2例,无效1例。(《中国医药导报》2007年第14期)

3.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朱良春经验个案):周姓妇,42岁。上腹部及右胁胀痛不适3年,多次住院治疗。均诊为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胀痛时好时发,近因工作劳累加饮食不节,来诊前又急发右胁胀痛。阵发性加剧,畏寒发热,体温39℃,恶心纳呆,厌油腻,呕吐黄水和食物,口苦咽干,小便浊黄,大便不爽,舌红苔薄黄腻,脉弦滑数。证属湿热内蕴,胆气不通,三焦不利,法宜清胆透热、祛湿泄热、宣畅气机,投“青蒿茵陈汤”,另嘱先用“速效止痛散”醋调外敷于右胁下,外敷加内服。用药1日即痛胀诸证大减,体温降至37.5℃。3剂后,体温正常,诸证均除。续投“大黄甘草汤”每日小剂量滚开水冲泡代茶,大黄剂量少则1~2克,多则6~10克,以服后脾胃舒适为度,灵活调整大黄用量,保持胆胃通降之性,守法服大黄甘草汤3个月,B超复查胆囊未见异常,追访5年无复发。(《辽宁中医杂志》2003年第8期)

方解

大黄甘草汤《金匮要略》中治疗“食入即吐”的名方,对胃气上逆,食入即吐者用之效佳。

临床应用注意掌握适应证,发病季节为夏秋之节,临床症状以热、上吐、下泻、口渴、尿黄少、舌质红、苔腻黄最为重要。如属脾虚泻或寒泻,以甘草大黄,引清热之功,用葛根生津止泻。

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用本方治疗梅尼埃病、妊娠呕吐、膈肌痉挛、急性牙周炎、食管癌等病症;加清热解毒药外洗浸泡治疗水疱型足癣,其中大黄用量15克,甘草用量60克。

对于小儿腹泻,有研究表明:减少大黄用量则可变泻下剂为止泻之用,将大黄甘草原剂量比由4:1改为1:1,并在原方基础上加用葛根等。使方剂起到清热、补益脾胃之气、生津止泻之功,而无泻下之弊。

方歌

食方未久吐相随,两热冲来自不支,四两大黄二两草,上从下取法神奇。 

相关条文

金匮(1条):
【17.17】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

各家论述

王肯堂《证治准绳》

仲景云: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又用大黄甘草治食已即吐,何也?曰:欲吐者,其病在上,因而越之可也。而逆之使下,则必抑塞愦乱而益甚,故禁之。若既已吐矣,吐而不已,有升无降,则当逆而折之,引令下行,无速于大黄者也,故不禁也。兵法云:避其锐,击其惰,此之谓也。


高注金匮要略》:

此胃热上熏之吐,为吐家之变证变治,而非胃反也。以苦寒泻火之大黄为君,而佐以守中之甘草,不特浮大黄下趋之性,使从胃脘而下,且治急冲者,惟宜以缓降胜之也。

  • 高齐民解读经方之:大黄甘草汤
    证:见《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篇。大黄四两(12g),甘草一两(3g)。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方解:“食已即吐者”,指吃了东西就吐的,大黄甘草汤主治。仲景在证中未言寒热,很多...

    求道

    畅读VIP

    185

    0

  • 门纯德用大黄甘草汤
    《金匮要略》曰:“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此方治疗食已即吐之证,此类病例很多,在此略举一二。曾有患者,男,七岁。因呕吐不止在市某医院住院治疗不效,来诊。诊见:患者双目略有下陷,体温不高,食已即吐...

    求道

    畅读VIP

    366

    0

  • 该条短评为VIP内容,请开通VIP后查看...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0

    0

  • 大黄甘草汤治“食入即吐者”呕吐速效
    呕吐一证,皆为胃失和降而致。治以和胃降逆为其常法。临证时,辨其虚、实、寒、热等因,随证施治常能取效。但有食入即吐一证,以常法治之多不愈。余用大黄甘草汤,每投辄效。《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篇》云:...

    四君人参

    畅读VIP

    511

    0

  • 大黄甘草汤临床新用
    唐茂清《金匮要略》大黄甘草汤,由大黄、甘草组成,是治疗胃肠实热呕吐的一首方剂。笔者临床以此方为主治疗胃肠实热之不寐、胁痛、热淋等,收效颇佳,兹举例如下。1不寐邹某,女,41岁,1998年4月13日初诊...

    四君人参

    畅读VIP

    614

    0

  • 大黄甘草汤治呕吐(裴世其)
    呕吐是消化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症状,病因多样,临床表现也不一致,可出现胀满呕吐或嘈杂呕吐,呕而无力或呕吐如喷,呕吐新食、宿食、涎沫、黄绿酸苦水等,治疗需要先仔细观察呕吐特点,明辨病机,不可一味见呕止呕...

    求道

    畅读VIP

    587

    0

  • 大黄甘草汤治黄疸并尿闭(急性病毒性肝炎并发尿潴留)
    程厚华医案:夏某某,男,73岁,住院号2688。因纳差、身目发黄20天伴腹胀、尿少5天,以“梗阻性黄疸?前列腺肥大”,于1984年7月3日收住某医院外科。入院后检查:皮肤、巩膜中度黄染,肝肋下1厘米,...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446

    0

  • 大黄甘草汤治热淋(泌尿系感染)
    王书成医案:刘某,女,36岁,已婚。尿痛、尿急、尿频,小便日30~40次,甚则自流,点滴不畅,如割如刺,恶寒发热头痛。血常规:血白细胞总数17000/mm。,中性80%,淋巴20%。尿常规:脓细胞(+...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462

    0

  • 大黄甘草汤治下利(中毒性痢疾)
    彭元成医案:汪某,男,2岁。1983年7月12日就诊。母代诉:患儿便出红白冻已两日。因食肥肉,始起腹饱胀1日,继之发烧38.6℃,坠红白冻子,精神疲惫,饮食未进。诊见:体温39℃,里急后重,大便血多白...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489

    0

  • 大黄甘草汤治胆胀(急性胆囊炎)
    彭元成医案:李某,男,18岁。1981年7月12日急诊。突发右上腹绞痛伴呕吐草绿色苦水。刻查:左上腹部疼痛拒按,身汗呕吐频作,下腹可扪及结珠数颗,小便涩痛尿黄,大便5日未行。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稍紧。...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454

    0

  • 大黄甘草汤治胃脘痛(浅表性胃炎)
    宋传荣医案:李某,男,38岁。1988年2月14日诊。1年前酒后呕吐,遂致胃脘部郁郁不舒。近1月来病情加重,每于食后胃脘胀闷疼痛,常感恶心,时有吐酸,大便不爽,便后有未尽感。曾服西药及中成药,疗效甚微...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472

    0

  •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