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片形态
拼音
别名
释名
据《中华本草•第三册•第七卷》云:猫爪草, “块根数枚,短而成从,先端质硬,形如猫爪,故名。”
来源及植物形态
功能主治
1.本品甘辛性平,入肝、肺经,既能解毒消肿,又化痰散结,故善治瘰疬、结核、咽炎、疔疮等证。如治瘰疬结核(颈淋巴结核),可以猫爪草、夏枯草各适量水煮,滤过取汁,再熬成膏,贴于患处;治咽喉肿痛,可与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同用;治疔疮,可与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赤芍等同用。
2.取其解毒、化痰散结之功,可治肺结核。民间常单用本品60g煎服,如《河南 中草药手册》方。也可入复方与他药同用,若症见干咳痰少质黏者,可配百部、獭肝、川贝母等,以共奏抑杀痨虫、润肺止咳之功;若症见痰中带血丝较多者,可配阿胶、白及、仙鹤草等,以增加滋养阴血、收敛止血之效;若症见低热不退,或潮热盗汗颧红者,可配银柴胡、青蒿、地骨皮等,以增清热除蒸之力。
3.取本品解毒、化痰之功,可用治疟疾,民间常以鲜猫爪草一味,捣泥外敷一侧桡骨动脉处取效;也可配青蒿、仙鹤草芽、马鞭草等药同用,以增强药力。
此外,治毒蛇咬伤,在先经适当处理后,再取鲜品捣烂外敷被咬伤处。治偏头痛,可以鲜根适量,食盐少许,同捣烂,外敷患侧的太阳穴。治牙痛,可以鲜草适量,加食盐少许,捣烂外敷经渠穴,左边牙痛敷右边,右边牙痛敷左边;也可取鲜根少许,捣烂敷痛处,流去热涎(药汁不可吞服),敷至不可忍受时取出,待数分钟再敷。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外用:适量,干品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
内服:6~15g,煎汤。
注意:本品能刺激皮肤与黏膜,引赤发泡,故外敷时间不宜过长。若已引发水泡,可不必挑破,待其自消;若水泡已破,则当注意抗感染。皮肤过敏者慎用。


求道
畅读VIP

822

0


求道
畅读VIP

346

0


求道
畅读VIP

901

0


求道
畅读VIP

381

0


求道
畅读VIP

991

0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2

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