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饮片形态


拼音

Juǎn Bǎi

别名

豹足、求股、神投时(《吴普本草》),交时(《别录》),石莲花、回阳草(《滇南本草》),不死草(《滇南本草图说》),长生不死草(《纲目》),万年松(《本草原始》),长生草(《花镜》),石花(《盛京通志》),还魂草(《分类草药性》),九死还魂草(《现代实用中药》),见水还阳草(《浙扛中药手册》),佛手草、万年青(《东北药植志》),老虎爪(《河北药材》),山卷柏、打不死(《南宁市药物志》),铁拳头、岩松(《闽东本草》)。

释名

李时珍于《本草纲目•卷二十一•卷柏》中曰:“卷柏、豹足,象形也。万岁、长生,言其耐久也。”本品细叶如柏而形如拳卷,故名“卷柏”。遇日则干,枝向内卷,受湿则重新向外开展,故有“长生、不死、还魂”或“万年青”之名。

来源及植物形态

卷柏,始载于《本经》。为卷柏科植物卷柏 Selaginella tamariscina(Beauv.) Spring或垫状卷柏Selaginella pulvinata(Hook. et Grev.) Maxim.的干燥全草。主产于山东、辽宁、河北等地。


卷柏 Selaginella tamariscina(Beauv.) Spring

采制

全年均可采收,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卷柏:除去残留须根及杂质,洗净,切段,晒干。


卷柏炭:取净卷柏,照炒炭法炒至表面显焦黑色。

性味归经

性味:辛,平。

①《本经》:"味辛,温。"

②《别录》:"甘,平微寒,无毒。"

③《本草备要》:"生用辛,平;炙用辛,温。"

④《广西中药志》:"味淡微涩,性微寒。"


归经:《本草经疏》:"入足厥阴、少阴血分。"

功能主治

生用破血,炒用止血。生用治经闭、癥瘕跌打损伤腹痛,哮喘;炒炭用治吐血便血尿血脱肛


1.卷柏入肝、心两经,纯血分之药,能化瘀止血,炒炭则止血力强,可治多种出血证。与仙鹤草同用,可治吐血;与茜草同用,可治崩漏下血;与侧柏炭、棕榈炭同用,可治大便下血,如《普济方》引《仁存堂集验方》三神乌金散;与白茅根小蓟同用,可治尿血等等。


2.卷柏功能活血通经、散瘀止痛。治妇女瘀滞经闭、痛经,常与红花香附当归等调经通闭之品同用;治气滞血瘀之癥瘕积块,常与三棱莪术鳖甲等同用,以破血消软坚散结;若治跌打损伤,可单用鲜卷柏煎汤内服,亦可与积雪草乳香没药自然铜等同用,以消肿活血止痛。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内服:3~10g,入汤剂;鲜品15~30g;也可入丸、散或浸酒。


外用:适量,研末敷。


注意:孕妇禁服

各家论述

1.《本经》:"主五脏邪气,女子阴中寒热痛、症瘕、血闭、绝子。"


2.《别录》:"止咳逆,治脱肛,散淋结,头中风眩,痿蹶,强阴益精。"


3.《药性论》:"治月经不通。"


4.《日华子本草》:"镇心,除面皯,头风,暖水脏。生用破血,炙用止血。"


5.《本草求真》:"卷柏,其治有分生熟。生则微寒,力能破血通经,故治癥瘕淋结等症;炙则辛温,能以止血,故治肠红脱肛等症。性与侧柏叶悬殊,治亦稍异,不可不辨。"


6.《分类草药性》:"治跌打损伤,行气,炒黑止吐血。"


7.《现代实用中药》:"治尿血。"


8.《安徽药材》:"外用可治刀伤。"


9.《南宁市药物志》:"治热性肠出血及子宫出血,外用接骨。"

按语备注

卷柏性平而辛,侧柏苦寒而涩。卷柏辛而能散,功能止血行血;侧柏苦涩收敛,专于止血,又能祛痰止咳。两者一辛一涩,散敛悬殊,治亦有异,不可不辨。临症应用,尤宜细析。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