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鉴别与治疗
常见证候
热毒炽盛大便失禁:多见于疫毒痢患者,起病急骤,下痢脓血鲜紫或呈血水样便,高热烦躁,口渴,甚则痉厥神昏,大便自遗,舌红苔黄,脉洪数或滑数。
脾肾阳虚大便失禁:泄痢日久,便次频繁,肛门失约,时时流出粘液便,形寒怯冷,四肢不温,食少腹胀,腰痠耳鸣,小便清长,舌淡胖,苔白或滑,脉沉细。
气虚下陷大便失禁:大便时时流出而己不知,甚至脱肛不收,形体消瘦,精神委顿,食欲呆滞,纳后脘闷,心悸气短,少气懒言,语声低微,面色㿠白,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脉沉细无力。
鉴别分析
热毒炽盛大便失禁:常见于疫毒痢高热神昏之时。疫疠之邪,其性暴戾,伤人最速。湿热毒疫,蕴结肠道,正气内溃,正不胜邪,热毒内陷心营,窍闭神昏,大便自遗。其临床特点参见大便脓血条,治当清热解毒,凉营开窍,方选黄连解毒汤合白头翁汤化裁。窍闭神昏加用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
脾肾阳虚大便失禁与气虚下陷大便失禁:二者都是虚证,起病缓慢,病程较长,但病因病机不同,一是阳气衰微,一为中气下陷。脾肾阳虚者,多见于久泻久痢患者,或五更泄泻日久,损伤脾肾。脾阳不振,中宫虚寒,健运无权;肾阳亏虚,命门火衰,不能腐熟水谷而化精微,致久泻不止,滑脱不禁,下利清谷,四肢逆冷等脾肾阳虚症状明显。治以温补脾肾为主,佐以收涩固脱,方用六柱饮加肉桂、干姜、赤石脂。中气下陷者,常见于年老体弱,久病不愈者,脾气日衰,气虚下陷,不能固摄,致大便失禁。治宜补中益气,升举固脱,方用真人养脏汤加黄芪、干姜。
热毒炽盛大便失禁为里实热证,中气下陷与脾肾阳虚大便失禁为里虚证,阳虚者兼见寒象,气虚者尚无寒象,但气虚失治,可以发展为脾肾阳虚。


求道
畅读VIP

810

0


求道
畅读VIP

521

0


白术
签约讲师

519

0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1124

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