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二、三方
中医无鼻窦炎病名,以流涕为主症的化脓性鼻窦炎,中医称之为“鼻渊”“脑漏”“脑泻”“脑砂”等等,名目繁多。而在急性化脓前的卡他渗出期、慢性鼻窦炎的单纯粘膜增生期,根据其临床表现不同,临床辩证散见于头痛、眩晕、外感等病名之下。下面介绍的两个方子,适用于中医辩证属实证、热证的急慢性鼻窦炎。我在临床应用中侧重“以症选方”,一号方用于以头痛为主症的;二号方用于以涕多呈粘液性或脓性为主症的,也就是西医说的化脓性鼻窦炎。
中医辨为实证、热证的鼻窦炎多从肺经风热、胆腑郁热、脾经湿热论治,不论那种证型,在以症选方的前提下均可以此二方为主方加减治疗。虚证则不在此列。
一号方:川芎12g、菊花12g、白芷15g、羌活10g、龙胆草10g、柴胡12g、茜草10g、丹皮10g、葛根15g、僵蚕10g、薄荷10g、金银花30g、生地15g、浙贝母12g.
二号方:败酱草30g、鱼腥草30g、三棱6g、莪术6g、皂刺15g、穿山甲10g、路路通10g、石菖蒲15g、薄荷10g、柴胡12g、龙胆草10g、白芷15g、野菊花15g。 近年来穿山甲价格节节高升,临床时常不得以而舍弃不用,但须加重白芷、皂刺用量,当然疗效也稍微差一些了,待症状缓解后可用上方加入冰片3g打粉装入0号胶囊,每次3-5粒(含药粉1.5-2.5g),每日3次,以巩固疗效。
另介绍单方一则,《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丝瓜藤近根处30克,烧存性,研粉冲服,每日2次,每次3g。家有亲戚在山东农村,言当地人用丝瓜藤煎水服治疗鼻窦炎,我曾试用几例,丝瓜藤30克煎汤分二次服。或丝瓜藤一味不必烧存性,直接打粉冲服,每次6-8g,日2次,疗效也可,由此可证丝瓜藤也是一味治疗鼻窦炎的好药,机理不知且应用病例也不多。此方价廉易得,方法简便。有心人不妨一试。
关联词条: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柳成荫,来源论坛原创文稿,由四君摘选编辑。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