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一案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脉证并治第十二》“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卒呕吐,心下痞,隔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医学从众录.眩晕》“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由金衰不能制木,木旺则生风,风动则火炽,木火皆属阳而主动,相持则为眩转仲景论眩以痰饮为先,丹溪宗河间之说,亦谓无痰不眩,无火不晕,皆言有余为病,盖风者非外来之风,指厥阴风木而言,与少阳相火同居,厥阴之逆则是风升火动,故河间以风火立论也。风生必挟木势而克土,土病必聚液而成痰,故仲景以痰饮立论,丹溪以痰火立论也。究之肾为肝母,肾主藏精,精虚则脑海空虚而头重,故内经以肾虚及髓海不足而立论也,其言虚者,言其病根,其言实者,言其病象,理本一贯”。
啰啰嗦嗦,圣人及前贤说之有理,余认为眩晕呕吐实痰饮为患,理不赘述,举一案以述之。
亢某,女,57岁,房管局干部,素体肥胖,患眩晕症久矣!自九七年至二00四年,住院 N 次,诊断 N 数,颈椎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眩晕症、糖尿病等等不一,没有定论。二00四年七月,发作最狠,晕而不敢睁眼,如坐舟船,睁眼即吐,以至于不进饮食多日,卧床不起。邀余诊治,言我有诸多药物,看那个能吃。见药箱眼花缭乱,心血管、神经、维生素、中成药等等,可开药店了。我说,请师师为主,听我的,就给你下药,遂允。诊脉左弦右滑,舌胖苔滑,心动悸不安,疏方:
泽泻片60克、生白术20克、生半夏20克、茯苓片30克、炙甘草10克、生姜50克,二剂。
晕平吐止。
继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善后。至今病不复发矣!
眩晕伴呕吐之证实多,现代医学所述之高血压脑病、脑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内耳眩晕症、颈椎病之椎动脉型等等,凡符合辨证为饮证者,投泽泻汤、小半夏汤复方,无不效!
关联词条: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原创文稿,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