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李东垣风药的临床使用(天堂鹤)

求道

浏览:339

时间:2024-07-14

”性味多是辛温,其气轻、其味薄,具有 升发清阳、芳化湿浊、发越郁火、调达郁愗、扶正祛表的作用。


升发脾胃之清阳


《脾胃论》认为:“大底脾 胃虚弱,阳气不能生长,是春夏之令不行,五脏之气 不生……若用辛甘之药滋胃,当升当浮,使生长之气 旺,言其汗者,非正发汗也,为助阳也” 。


东垣认为:“脾胃始得,则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 痛,或渴不止,其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 ,并明 确指出气高、喘、烦热、头痛的病因是“阴火上冲”;再加上脾胃气虚,水谷之气不能正常的生浮,致使荣 卫之气不能充于肌表,温煦失司,故不任风寒。东垣 告诫我们不能将脾胃内伤之外证与外感风寒之表证 混淆,勿犯“虚虚实实”之戒。他以“补中”“升阳” 为大法,创补中益气汤,升阳举陷,资助清阳之气生 发,使荣卫之气化而有源。


方中黄芪甘草人参甘 温除热、补中益气;升麻“引胃气上腾而复其本位, 便是行春生之令”,升阳举陷;柴胡“引清气,行少阳 之气上升”,升提并调畅气机,升麻柴胡两味风药 合奏升阳之功。东垣重视应用风药培植后天之本, 通过升发脾胃清阳,脾胃正气恢复则水谷精气得以运 化和循行周身的营卫得以充养。


2. 芳化三焦之湿浊


“今客邪寒湿之淫,从外 而入里,以暴加之……故必用升阳风药即差,以羌 活、独活柴胡升麻各一钱,防风根截半钱,炙甘草 根截半钱;大法云:‘湿寒之胜,助风以平之’;又曰:‘下者举之,得阳气升腾而去矣’,又法云:‘客者除 之,是因曲而为之直也’” 。这是东垣阐述的风药胜 湿机制和具体用药方法。


湿邪为患,多因脾气不足, 运化失司,津液水湿潴留所致。湿为阴邪,重浊黏滞 且湿性趋下,易阻遏阳气。脾主运化、主升清、脾喜 燥恶湿。如脾气虚运化失职则水谷不化,精微反生 湿浊、湿邪内停,而成脾为湿困之患 。


风药辛香、温 燥,可以升提清阳,使脾气升发,当脾胃运化正常时, 湿邪自然祛除,“风药”可以恢复脾胃的升发之机, 脾胃升发功能正常则脾胃的水湿就可以被转化成正 常的津液。同时,风药性味辛香、温燥,辛香之味擅 于走窜,温燥之性功擅化湿,风药有醒脾之能。上焦 湿浊,以风药向上升提而燥湿于上;中焦湿浊赖于风 药,芳香醒脾,运化水湿而厚土燥湿于中;下焦湿浊, 风药下者举之,阳气升腾而湿浊自去。


3. 发越留滞之郁火


“饮食劳倦,情志失常,损 伤脾胃,气机升降,釜失所用,则火壅于中而化生郁 火,因火生于内,东垣又称之为‘阴火’,治疗此火不 可苦寒直折,更损阳气” ,李氏以“阳本根于阴,惟 泻阴中火,味薄风药,升发以伸阳气,则阴气不病,阳 气升矣”为指导思想,创制升阳散火汤。“治男子妇人 四肢发热、肌热、筋骨间热、表热如火燎于肌肤,扪 之烙手,热伏地中……郁遏阳气于脾土之中,并宜服 之” 。饮食情志不畅,使脾胃气机升降失调,郁火内 生。


发散此郁火,东垣在《脾胃论》中立法二则:其一 “泻阴火以诸风药,升发阳气以滋肝胆之用”;其二 “唯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恢复脾胃 升降,在气机的升降中用“风药”疏散“阴火”。


4. 调达郁愗之气机


东垣在《脾胃论》中明确提 出了“肝之脾胃病”,“肝木妄行,胸胁痛口苦舌干,往 来寒热而呕,多怒,四肢满闭,淋溲便难,转筋,腹中急 痛,此所不胜乘之也,羌活防风升麻柴胡” [3] ,并 指出应用了升麻柴胡的法义,“升麻胃气上腾而 复其本位,便是行春升之令;柴胡引清气,行少阳之 气上升”。肝、胆气机的舒畅条达是脾胃升清降浊的 关键,以风药调动少阳之气、激发肝胆的春升作用, 使肝胆在气机的升降中恢复条达之态。调畅气机以 顺应脏腑本身升降之势,通过调肝胆之气来治疗脾 胃系统的疾病,脾胃不在“补”而在“运”,“运脾”需 从“风药”疏肝下手。脾胃是气机升降的枢纽,而脾 胃发挥其升降功能,有赖肝木、胆木的疏泄。中医学 认为,脾胃之土需要在肝胆之木疏畅条达状态下才 能发挥正常的脏腑功能,否则木克土导致气机壅塞 不通。


5. 扶正祛表之邪气


李东垣认为,风邪伤人最 多,《脾胃论》曰:“邪之大者,莫若中风,风者百病之 长,善行而数变”。风药轻清辛散,可以解表祛寒,疏 散外风。


东垣使用风药治疗表证与常法不同。李氏强 调:“引甘多辛少之药,使升发脾胃之气,去其邪气于 肌腠皮毛” 。东垣创制通气防风汤治疗以“风寒,肩 背痛,汗出,小便数而少”为主症的肺气郁甚的风热 乘肺证。


东垣认为,肩背痛为手太阳气郁不行使然, 他以防风升麻柴胡藁本羌活诸风药发散表 邪,透散风热为治疗大法,以人参黄芪甘草扶正 祛邪,青皮陈皮理气健脾,黄柏苦寒泻肺。可见正 虚不足之表证,核心病机在于脾胃不足,卫气不固肌 表,邪风入中肌表腠里。肌表腠理出于涣散疏松的状 态,故机体易感受外邪。


风邪、寒邪入中肌表,邪气 实而正气虚,发汗解表之法恐徒伤正气,唯以风药, 扶正解表,调运水谷精微之气以实营卫。如是可见, 李氏在用风药解表祛邪的同时,以“甘多辛少之药” 升发脾胃、健运脾胃,扶正以祛邪,以期正复邪去,表 解安和。

关联词条:

  • # 李东垣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本网搜集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