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为什么学中医要学《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在全面系统讲习《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之前,我们先谈一谈这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学习中医,要先重点学习《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我想,很多人也会问这个问题,学习中医的途径很多,各种各样中医的书很多,中医入门的书也很多呀,凭什么说学中医要先重点学习《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呢?也许还会有人说,《伤寒杂病论》成书到现在,已经上千年了,而且历经战乱,散佚不全,还有,上千年的书,对现在还有用吗?种种的疑问,我想,先从我个人学习中医的历程说起,也许有一点的参考价值。


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那时候小孩子的娱乐方式也很少,特别是晚上,因为那时农村还没通电,当然也就没有电视可看,所以到了晚上,除了跟其他小朋友追逐玩闹,我最喜欢的就是听当时的一个老邻居茂宗伯讲故事了。茂宗伯是个跑船的,已经退休在家,虽然没什么文化,但因为到处跑船,经历多,故事也多,所以讲起故事来很精彩。小时候,在煤油灯下,听了茂宗伯讲了很多故事,很多都忘了,但有一个故事却在我心里扎了根,在我以后学习中医的过程中也一直影响着我。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年,在跑船的时候,茂宗伯病了,到处找医生,大医院也找了好几家,可一直都没治好,后来,有人告诉他揭阳棉湖有一个中医,很厉害,所以他就找过去了。到了之后,那个医生听了他的述说,看了一下舌头,把了一下脉,就大手一挥,说这很简单,吃三副药就好了,以后也不用来了。那是三包很小的药,一包8分,三包二毛四,然后就把茂宗伯给打发走了。茂宗伯拿着药,走出医生诊所的门口,越想越生气,心想,我这么重的病,你二毛四就把我打发了,我吃过的药,一剂二块四的也吃过(那时候,钱很大,二块四应该相当我们现在的二百四),可还是不行,你二毛四就想治好我,什么破医生!所以,在路上,就差点把药给扔了。回到船上后,跟船友说起这件事,船友就让他试试看吧,谁吃,三剂药吃完,真的就病好了,所以,茂宗伯从此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一有机会就讲起这个故事。


那时候,听完这个故事后,我就在想,那个医生一定掌握着其他医生不知道的医术秘密,要是那个医生能收我当徒弟那该多好!要是我也能掌握那医生神奇医术那该多好!简单几味药,就把那些别人都看不好的病给治了,想想都自豪!后来,随着自己慢慢长大,当那个医生的徒弟是不可能的了,但是成为像那个医生一样的人却在我的心里慢慢扎根,所以,我开始买医书,开始学习中医,开始寻找一本藏有神奇医术的医书。后来,我找到了,这本书就是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就是江南诸师秘而不传、神医华佗称之为“活人书”的那本。


伤寒杂病论》是医圣张仲景勤求苦训,搏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辩证而写成的,这本书成书之后,历经战乱及后世的传抄,原书已失,因为医术神奇,故一直流传在世,最后在宋代经林亿等人整理校正,成为中医四部经典中的二本,就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成书至今,历朝历代的中医大家和日本汉医学家对它的研究注解的书籍,我粗略算了一下,大概有1000多种,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这些中医大家对这二本书的推崇和研究,而且,这二本书也确实隐藏神奇的医术在里面,只要研究掌握了其中的秘密,就掌握中医的秘术,就找到了学习中医的钥匙。


为了说明这二本书的神奇之处,我在这里先给大家讲几个类似于茂宗伯故事的医案


就拿《伤寒论》中最简单的桂枝汤来说吧,《伤寒论译释》里面记载了一则医案,说有一个商人,患了自汗症长达半年之久,到处找医生治,那些医生都是给他服用类似于龙骨牡蛎之类止涩收敛药,希望能止住他的出汗,药吃了很多,可是病却毫无寸进。后来请了东台虎阜的名医王子政给他治疗,王子政通过询问,知道病人没出现发热恶风症状,而且流的汗的冷的,精神也觉得疲倦,而脉象又是弱而不振的,所以就根据《伤寒论》里面的二条条文:“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主之。”和“病常自汗出者,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给病人开了桂枝汤,不加增减,结果服五贴就好了。桂枝汤中的五味药,都是最便宜最简单的药,却治好一个病人长达半年的自汗汤,这就是《伤寒论》的神奇之处。


 还有一个医案,也是桂枝汤的。《经方实验录》记载了一个医案,说虞舜臣先生和余鸿孙先生共同治一个病人,那是一个患脑疽病老妇。 她的脑疽已向周围蔓延,直径已经超过30公分。揭开她所盖的膏药,只见病处热气蒸蒸上冒。而且头项已经不能转动。两人进行会诊,刚开始三天,不见效果。到了第四天诊断时,因为天色已晚,见病者伏被中不肯出来。就询其原因,旁边的人回答说,每天到了这个时候病人就恶寒发热、汗出。所以虞舜臣先生就悟出了这是“啬啬恶寒、翕翕发热”的桂枝汤证,所以就用桂枝五分,芍药一钱,加姜、枣、草的轻剂给病人吃。第二天,病人的病就大减。以后逐日增加药量,一直到桂枝三钱,芍药五钱,其它的三味也相应的增加,而不曾加其他的药。数日后,病人的病竟告全愈。简简单单的桂枝汤,就治愈的外科重症脑疽病,这也是《伤寒论》的神奇之处。


再讲一个例子,有一个姓赵的女,76岁。患有心脏病多年,持续发生咳喘,症状呢是日轻夜重,面目浮肿,小便短少。虽然呢经过多方医治,服药无算,但病呢却毫无起色。后来就去找刘渡舟中医看,刘老看见她舌体胖,苔少滑,切脉发现脉为弦脉,所以就辨为水寒射肺之证,以通阳去阴,利肺消肿法给她治。方也很简单,就是大家熟知的苓桂术甘汤,用茯苓30克,桂枝12克,杏仁10克,炙甘草6克。那个女患者看见药仅有简简单单的四味药,自然地就面露疑色,怎么样?不相信呗,不过呢,当药喝到第5剂,就小便畅利,咳喘大减,又喝了5剂,就咳喘好了,而且面目浮肿也消退了,病也就好了。


就拿我本人来说,我也曾用栀子枳实汤很简单的三味药治愈了我嫂子的病,那时候她老是觉得心烦,每天想吃却吃不下,而且大便不通,就是俗话说的“口饥腹不饥”;也曾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愈堂侄多年的遗尿症,堂侄的遗尿症也是找了很多医生吃不好,后来简单的几味药,很便宜的药就治好了,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这些都是《伤寒论》的神奇之处。

类似的故事,类似的医案,经常地出现在研究《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书,这些都足以证明这二本书中藏有中医神奇之术,只要肯研究学透这二本书的精髓,临证时能“观其脉证,知犯所逆,随证治之”,其结果用医圣张仲景的话说就是“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


说了这么多,不知大家对隐藏有中医秘术的奇书《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有兴趣吗?如果有,下面就让我来给大家慢慢讲解。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