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饮片形态


拼音

Mǎ Wěi Lián

别名

马尾黄连(《中药志》),金丝黄连(《四川中药志》),草黄连(《云南中草药》)。

来源及植物形态

马尾连,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卷三》。为毛茛科唐松草属植物多叶唐松草Thalictrum foliolosum DC. 及高原唐松草T.cultratum Wall.[T. deciternatum Boiv],以根部入药。全草亦可药用。全国各地多有分布,西北、 西南及东北较多。


多叶唐松草Thalictrum foliolosum DC.

采制

9~11月至次年1~2月采挖;挖出后抖去泥沙,剪除茎苗,晒干。

性味归经

性味:

①《纲目拾遗》:"性寒,味苦。"

②《四川中药志》:"性寒,味苦,无毒。"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心、肝、胆、大肠四经。"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解毒。治痢疾,肠炎,传染性肝炎,感冒麻疹,痈肿疮疖,结膜炎


 1.本品功效近似黄连,能清热燥湿而用于:①湿热泻痢,可与葛根黄芩马齿苋等同用。②湿热黄疸,多与茵陈栀子黄柏等配伍。近年临床试用于急性病毒性肝炎。③研末外敷,或与香油调敷以治湿疹及渗出性皮炎。


2.泻火解毒可用于:①热病烦躁,可与竹叶栀子、豆豉等同用。②肺热咳嗽,可配伍桑白皮黄芩等。③痈肿疮毒及目赤肿痛,常与蒲公英野菊花等合用,既可内服,亦可浴洗或外敷。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内服:煎汤,3-15g,或研末,或制成冲剂。


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洗,或干品研末撒;或制成软膏敷。


注意:脾胃虚寒者慎服。

各家论述

①《纲目抬遗》:"去皮里膜外及筋络之邪热、小儿伤风及痘科用。"


②《西藏常用中草药》:"清热解毒,祛风凉血,消炎止痢。治结膜炎,传染性肝炎,痈肿疮疖,痢疾。叶、花治关节炎。"


③《新疆中草药手册):"清热燥湿。"

按语备注

此外,同属植物香唐松草(分布西藏、四川、青海、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内蒙古、新疆)、狭序唐松草(又名:水黄连,分布云南、四川、西藏)、高原唐松草(分布云南、四川、西藏、甘肃)、昭通唐松草(分布云南),以及贝加尔唐松草长柱变种(分布四川、甘肃)等,亦同等入药。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