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胎防漏汤(班秀文)
[组成] 菟丝子20克 复盆子10克 川杜仲10克 杭白芍6克 熟地黄15克 潞党参15克 炒白术10克 棉花根10 克 炙甘草6克
[功效] 温养气血、补肾固胎。
[主治] 习惯性流产。
[用法] 未孕之前,预先水煎服此方3—6个月;已孕之后,可以此方随证加减。
[方解] 菟丝子辛甘平、复盆子甘酸微温,二子同用,有补肾生精、强腰固胎之功;杜仲甘温,补而不腻,温而不燥,为肝肾之要药,能补肾安胎;当归、白芍、熟地俱是补血养肝之品、肝阴血足,则能促进胎元的发生;党参、白术、棉花根甘温微苦、能健脾益气、升阳化湿,既有利于气血的化生,更能升健安胎;甘草甘平,不仅能调和诸药,而且能益气和中,缓急止痛。全方有温养气血、补肾益精、固胎防漏之功。
[加减] 若坠胎或小产连续发生三次以上,屡孕屡坠者,谓 “滑胎”,亦即西医所称“习惯性流产”。《妇人良方大全》将其病理责之於“血气损,不能养胎”。腰者,为肾之外府,说明数坠胎之因,肾虚是其根本,故治疗此证当以补肾为主,但还需未雨先缪,防微杜渐、消灭其习惯性于萌芽状态,因此用药要随证加减,服药时间要提前。
如腰脊及少、小腹胀坠疼痛,加桑寄生12克、川续断10克、砂仁壳3克、紫苏梗5克;阴道出血,量少色红,脉细数者,加荷叶蒂12克、苎麻根15克、黄芩10克、阿胶10克;如出血多色红,宜减去当归之辛温,再加鸡血藤20克、旱莲草20 克、大叶紫珠10克;出血日久,淋漓暗淡,腹部不痛者,加桑螵蛸10克、鹿角霜20克、花生衣30克、党参加至30克;在未孕之前。
要预服此方3~6个月,以培养其根蒂;已孕之后,以此方随证加减。只要符合补养气血、固肾壮腰之要旨,自能足月产矣。
[按语] 习惯性流产,属於祖国医学胎动不安、胎漏、滑胎的范畴。其起病原因,既有男女双方先天的因素,又有妇女本身虚、实不同,但以本病而言,由于多次流产之后,冲任及肾气多属亏损。故临床所见,以虚证为多。本方着眼於肾虚为主,肾、脾、肝并治。
[典型案例) 刘某,36岁。 以往曾孕5次,均流产。此次孕第六次,妊娠试验阳性,脉见微滑、两尺沉弱,舌淡,苔白。自述腰酸腿软,无阴道出血。因 怕再度流产,精神极度紧张,据辨证确定为肾气虚损,遂投以上方。连服至孕3个月,后足月须产一女婴。婴孩无畸形,唯头发稀少,色黄。 对于习惯性流产患者经保胎治疗后,多见婴儿发少,色黄。《内经·五脏生成篇》谓:“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肾之精华在于发,故肾虚而发不荣。上例经随访,3年后发已变多,变黑,与正常儿童无异,智力发育良好。
版权声明:
本文由四君收集编校,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