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符文彬:针灸治疗“急性失眠”

求道

浏览:445

时间:2024-01-18

詹某,男,时年46岁,2020年2月21日初诊。


  【发病过程】


  患者既往眠可;2020年1月工作调动后出现入睡困难,易醒,对西药等药物较抗拒,畏惧药物依赖,后因症状持续,遂来诊。


  【首诊证候】


  刻诊:入睡困难,易醒,无心慌心悸烦躁易怒,无心情低落,晨起口苦、口干,纳可,夜尿2~3次,大便量少,质软偏暗。舌淡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弦滑。


  【辨证论治


  西医诊断:急性失眠(适应性失眠)。


  中医诊断:不寐(心肾不交证)。


  治则:交通心肾。


  处方:


  针刺:百会印堂廉泉列缺照海太冲、引气归元。


  精灸:肺俞、四花穴、肾俞命门、引气归元、涌泉各1壮。


  刺络:心俞肝俞


  埋针:厥阴俞魂门(双)。


  耳针:心、肝、肾(双)。


  【随诊过程】


  经3次治疗后,患者睡眠较前改善,大便每日1次,质软。按上方每周治疗2次,共治疗9次后恢复正常睡眠。


  【按语】


  适应性失眠是对明确的特定事件的一种反应,病程不超过3个月。西医目前为催眠药物或抗焦虑药物或心理咨询疗法等。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不寐”。多由七情所伤、思虑劳倦或暴受惊恐、禀赋不足、年迈体虚所致,其病机为气血阴阳失和、脏腑功能失调,以致心神被扰,神不守舍,不得寐。符文彬教授认为失眠本源于脑,与肝关系密切,而非独责于心;临床上在岭南“疏肝调神针灸技术”基础上配合八脉交会穴治疗失眠效果显著。主方为针刺百会印堂头维廉泉列缺照海太冲申脉、引气归元;精灸四花穴(膈俞胆俞)、引气归元、肾俞命门涌泉;巩固治疗为心俞刺络,神堂俞府埋针,耳穴心、肾埋耳针或压丸法。


  本案患者症见入睡难,易醒,晨起口苦、口干,夜尿2~3次,大便量少,质软偏暗,舌淡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弦滑等,属于心肾不交,心主火在上,肾主水在下,水亏于下,火炎于上,水不得上济.火不得下降,心肾无以交通,阴阳失交,阳不入阴,故发失眠。治则当交通心肾,调和阴阳。精灸肺俞、四花穴活血通络,疏肝理气;肾命、命门涌泉可补肾引火归元:引气归元调理脾肾、加强交通心肾:刺络心俞肝俞以泻有余之火;皮内针及耳针以巩固疗效。


  (本案编写:赵蒨琦,指导:符文彬)

关联词条:

  • # 失眠
  • # 照海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来源:《广东省名中医符文彬针灸学术精华与临证》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