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傅晓芸:温胆汤加味治疗脾虚痰湿内阻之眩晕

求道

浏览:382

时间:2024-04-26

姚某,男性,时年57岁。2021年5月17日初诊。


  【发病过程】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脑梗塞、右股骨头坏死置换术病史。1周前患者出现头晕、眼花、疲倦乏力不适,无规律治疗,休息后症状不能缓解。今以“头晕、眼花、疲倦乏力1周”为主诉就诊。


  【首诊证候】


  症见:患者精神欠佳,头晕,眼花,疲倦乏力,口苦,胃纳差,大便通畅,睡眠可。舌淡红,苔白厚,脉滑弦。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眩晕(脾虚痰湿内阻)。


  西医诊断:高血压病、脑梗塞、右股骨头坏死置换术。


  治法:健脾祛湿化痰、和胃止晕。


  处方:温胆汤加减。


  陈皮5克,法半夏10克,竹茹丝10克,枳实10克,茯苓25克,甘草5克,薏苡仁20克,白扁豆20克,滑石(先煎)20克,党参片25克,白术10克,山药15克,砂仁(后下)5克,黄芩片10克。5剂,每日1剂,水煎服。


  【随诊过程】


  二诊:2021年6月7日


  患者精神可,无头晕,仍疲倦乏力,口苦口干,胃纳好转,大便通畅,睡眠可。舌淡红,苔白厚,脉滑弦。


  处方:陈皮5克,法半夏10克,茯苓25克,甘草5克,薏苡仁20克,白扁豆20克,滑石(先煎)20克,党参片25克,白术10克,山药15克,砂仁(后下)5克,黄芩10克,麦芽30克,布渣叶15克,10剂,每日1剂,水煎服。


  回访,患者诸证缓解。


  【按语】


  本病案属于中医内科学“眩晕”的范畴。眩晕有虚实两端,属虚者居多,虚者为气、血、精不足,实者为风、火、痰、瘀扰乱,引起清窍失养。病位在脑窍,其病变与肝、脾、肾三脏相关,病因有外邪、饮食、情志、体质、年龄、作息、外伤等等。张仲景认为痰饮眩晕发病的原因之一,为后世“无痰不作眩”的理论提供了依据。


  现代人嗜食肥甘厚腻,湿热之邪伤及脾胃,脾胃健运失司,以致水谷不化精微,聚湿生痰,痰湿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发为眩晕。可见痰湿为眩晕发病的一个主要因素。眩晕常常伴随着虚烦不眠、胃胀胃痛胸闷胸痛恶心呕吐嗳气呃逆头昏头痛惊悸不宁、癫痫等,引起消化、呼吸、神经、心脑血管、精神、代谢、内分泌等系统的疾病。治疗应以健脾祛湿化痰、和胃止晕为法,痰是基本病机温胆汤是治疗痰浊闭阻、气机逆乱的经典名方,在临床上做到知常达变、圆机活法,注意加减化裁,就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关联词条:

  • # 温胆汤
  • # 眩晕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来源:东莞市人民医院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