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经方发挥》:防己黄芪汤

四君人参

浏览:1411

时间:2022-09-22

防己黄芪汤黄芪防己白术甘草生姜大枣六味药组成。仲景《金匮要略》用来治疗湿邪在表,而表虚所现的“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 者。”风湿在表,理当发汗而解,然而未用汗法而汗自出恶风者,是为邪未解而表已虚,若复发汗则会使卫阳更虚,湿邪更为难除。故仲景本方,用黄芪固表,防已泄湿,二者合用化气行水,白术甘草健脾渗湿,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合之共奏健脾,补气、利水、消肿之功,使湿去卫复表固。 此方运用于临床,经加减化裁,可以治疗一些湿邪内停,伴有气虚的病证,如:慢性肾炎肾病综合证的水肿,妇人带下,风湿疼痛等偏于气虚者。


一、 水肿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


属于肾脏的慢性病变者,病程迁延,病情复杂,常反复发作。根据其临床表现可以分为气虚型和阳虚型。气虚者补气,阳虚者助阳。因本方具有补气固表利水的作用,故用来治疗气虚型者,效果良好。 气虚水肿,主要见证为浮肿明显、面色(白光)白、身重汗出恶风、体倦乏力、纳呆、舌淡、苔白等证。


典型病例: 王XX,男,32岁。患慢性肾炎三年,浮肿,尿少,时好时坏,易外感,每因外感而病情加重,曾累用利尿消肿之剂,效果总是不好。 现证:颜面周身浮肿,面色(白光)白,精神欠佳,纳呆,自汗恶风,舌淡,苔白,脉浮而弱,尿蛋自(++),如此脉证为气虚之候,治当补气健脾,兼利水消肿。 方以防己黄芪汤党参、苡仁、茯苓等药,共服30余剂,浮肿消退,精神好转,食饮欲增加,尿蛋白(±)。继以本方配制丸药一剂,服用一月,诸证悉愈。


二、带下


妇女带下虽有寒热、盛实之分,但多以湿邪为患,运用本方加减治疗效果良好。


(一)湿热带下


湿热带下是为水湿内停,久而化热,湿与热合,壅结于里。证见带下稠粘,黄白相兼,有腥臭味,尿赤,苔黄腻,脉数。有时伴有下肢浮肿。治疗可以选用防已黄芪汤加知母茯苓白术等药,清热燥湿,滋阴。


典型病例: 李xx,女,28岁,患带下三月之久,量多而腥臭,发黄色,伴有口干欲饮,纳呆、小便短赤,大便干,腰困,阴部搔痒。曾服前医收涩之中药数剂,效果不佳。经投以防己黄芪汤茯苓白术知母黄柏,苡仁等药,清热利湿、滋阴,共服八剂痊愈。


(二)寒湿带下


平素体质虚弱,尤其是阳虚不能化湿,致湿邪内停。证见带下清稀不臭,状如蛋清,下肢浮肿,自汗恶风,手足不温,脉迟无力等。治以防己黄芪汤桂枝茯苓白术补气通阳利湿扶正。


典型病例: 田XX,女,45岁。患带下三年之久,时多时少,曾经多方医治未见显效。 现证:精神倦怠,面色㿠白,自汗恶风,纳呆,便稀,带下清稀不臭,腰部困痛,四肢浮肿,天阴或下雨天全身不适。投以防己黄芪汤桂枝、苡仁、茯苓白术陈皮党参等治疗,前后共服20余剂,诸证好转,精神食欲大增,仅有少量白带。以调补脾胃之剂,继服数剂,以资巩固疗效。


三、湿痹


由于平素体质虚弱,加之久卧湿地或冒雨涉水,湿邪内浸,郁于肌腠,阻滞经络气血的运行,则现肌体疼痛,怕冷恶风,下肢浮肿,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腻。治以防己黄芪汤渗湿固表,效果良好。


典型病例: 田xx,男,50岁.患两下肢疼痛半年之久,每逢天阴下雨,则加重,自觉肢体沉重麻木,小腿浮肿,甚则不能行走,小便短,舌淡,苔白腻,脉虚大而数。曾多方医治,或给祛风剂,或给予活血剂,或给予补虚剂,皆无效验。后又改服西药强的松治疗数周,也未见显效。经投以防己黄芪汤茯苓,苡仁、桂枝、服四剂病减大半,浮肿减轻,小便增多,仅劳累时肢体轻微疼痛,又服四剂痊愈。


结语


1、防己黄芪扬加减,治疗妇女的白带病效果良好,不论湿热,或者是寒湿,皆能治之。偏于热者加清利湿热之品、偏于寒者加温阳祛寒之品。但必须是有下肢浮肿兼证者方为适应证,如果不出现这一证候,其病因未必是由湿邪内停为患,不属本方治疗范围。


2、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浮肿,范围较广,不论由心脏或肾脏疾患所引起的浮肿,凡是属气虚类型的,在本方的基础上适当加减,用之大多有效。


3、防己黄芪汤治疗湿痹有别于麻黄加术汤,前者风湿阻经络兼有气虚为主,证以恶风、怕冷、自汗、身倦为特征,后者则以“身烦疼”和有表证为特征,此则补气以利湿,彼则发表并温化水湿。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赵明锐,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