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文蛤五两
拆算现代剂量
文蛤75g
用法
上一味,为散,以沸汤和一方寸匕服,汤用五合。
备注
相关条文
各家论述
文蛤,即海蛤之有纹理者。咸寒走肾而利水,以之导任者,取督肾而行水也。
柯韵伯《伤寒附翼》:
文蛤生于海中而不畏水,其能制水可知。咸能补心,寒能胜热,其壳能利皮肤之水,其肉能止胸中之烦,故以为君。然阳为阴郁,非汗不解,而湿在皮肤,又不当动其经络,亦不可发以大温,故于麻黄汤去桂枝而加石膏、姜、枣,此亦大青龙之变局也。按本论以文蛤一味为散,以沸汤为方寸匕,服满五合,此等轻剂,恐难散湿热之重邪。《金匮要略》云:渴欲饮水不止者,文蛤汤主之。审证用方,则此汤而彼散,故移彼方补入于此。
此方取其生于海中,能软坚,利皮之水;肉能滋阴,止胸中之烦。不过指示其意,非治病之方也。《金匮》有文蛤汤,方用文蛤、麻黄、石膏、杏仁、甘草、生姜、大枣七味,柯韵伯采补,有意义。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