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桂枝 (去皮) 三两,大黄 二两,芍药 六两,生姜 (切) 三两,甘草 (炙) 二两,大枣 (擘) 十二枚。
用法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各家论述
表邪未罢,若便下之,则虚其中,邪气反入里。若脉虚弱而腹满时痛者,乃脾虚也,不可再下,急与桂枝加芍药汤以止其痛;若脉沉实,大实而痛,以手按之不止者,乃脾实也,急宜再下,与桂枝汤以和表,加芍药、大黄以攻其里。且赤芍药性凉而能泻血中热,大黄能除其实、泻其脾也。
问日:桂枝加芍药汤用白芍药,加大黄汤用赤芍药,二症皆同,何得有异?答曰:白芍药能补脾止痛,赤芍药能泻脾止痛。前症加芍药汤,乃治虚邪;后症加大黄汤,乃治实邪,以此虚实之不同,故补泻之有异。
大黄人于桂枝汤中,欲其破脾实而不伤阴也。大黄非治太阴之药,脾实腹痛,是肠中燥矢不去,显然太阴转属阳明而阳道实,故以姜、桂人太阴,升阳分,杀太阴结滞,则大黄入脾反有理阴之功,即调胃承气之义。燥矢去,而阳明之内道通,则太阴之经气出注运行而腹痛减,是双解法也。
桂枝加大黄者,以桂、姜升邪;倍芍药引入太阴,鼓其陷邪;加大黄运其中枢,通地道,去实满;枣、草助转输,使其邪悉从外解下行,各不相背。
娄绍昆:对曹颖甫病案的理解和应用
我一直用心留意桂枝加大黄汤的问题,后来在读曹颖甫《经方实验录》时候,看到了曹颖甫使用桂枝加大黄汤的医案与体会,谨把原文抄录在下:桂枝加大黄汤证庆孙(七月二十七日)起病由于暴感风寒,大便不行,头顶痛,此...

求道
畅读VIP

405

0
桂枝加大黄汤:通阳益脾,化瘀导滞
大黄“大黄主下淤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杀,调中化食,安和五脏。”——《神农本草经》条文汇参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爾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大...

四君人参
畅读VIP

797

0
桂枝加芍药大黄汤治原因不明的腹痛
(日)矢数道明患者,内OO子,43岁,主妇,从事裁缝工作.昭和57年1月初诊.营养状况一般,体重55KG.发病后瘦了5KG.主诉:腹痛.始于昭和55年10月.曾先后在内科,外科接受诊察.因无特别所见,...

四君人参
畅读VIP

520

0
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小建中汤治疗腹痛鉴别(孟繁甦)
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小建中汤三方均为桂枝汤类方,均可治疗腹痛,但病机不同,现总结归纳如下。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两方共同出现在《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篇:“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


求道
畅读VIP

1095

0
桂枝加大黄汤治下利
刘渡舟医案:李某某,男,36岁。患慢性痢疾,多年屡治不愈。大便下利兼有红白粘液,里急后重,每日三四次,伴腹满疼痛拒按。脉弦有力,舌绛苔黄。此脾胃气血不和挟有阳明凝滞之实邪,积邪不去,则下利不能止。治法...


白术
签约讲师

476

0
桂枝加大黄汤治荨麻疹(顾介山)
苏某某,女,32岁。主诉:患荨麻疹已达五年之久。开始时每年发五六次,后来逐年加剧。今年起愈发愈频,竟至没有间歇。曾大量注射过葡萄糖酸钙、内服苯海拉明及驱风、活血之中药多剂,均归无效。症状:遍身有大小不...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439

0
桂枝加大黄汤治呃逆(王子融)
杜某某,男,38岁,1986年7月10日初诊。患者1986年6月28日与友人聚宴,宴前进食冰镇西瓜、汽水,宴中饱食,畅饮,外以电扇吹风。翌日晨起即现呃逆频作,影响睡眠、饮食、工作,感全身皮肤拘紧,恶风...


白术
签约讲师

594

0
桂枝加大黄汤治疗太阳阳明同病( 曹颖甫)
庆孙,7月27日。起病由于暴感风寒,大便不行,头顶痛,此为太阳阳明同病。自服救命丹,大便行而头痛稍愈。今表证未尽,里证亦未尽,脉浮缓,身常有汗,宜桂枝加大黄汤。 &n...


白术
签约讲师

438

0
桂枝加大黄汤治产后腹痛( 赵正良)
唐某,女,27岁,1984年3月12日诊。产后15天,大便不行五天,小腹疼痛急剧,恶露6天前已尽。刻下腹痛剧烈,急迫难忍,有针刺感,夜间尤甚,扪诊拒按,压之更甚,无便意感,舌红少苔,脉象沉弦,诊为产后...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455

0
桂枝加大黄汤治下利(刘渡舟)
李某某,男,36岁。患慢性痢疾,多年屡治不愈。大便下利兼有红白粘液,里急后重,每日三四次,伴腹满疼痛拒按。脉弦有力,舌绛苔黄。此脾胃气血不和挟有阳明凝滞之实邪,积邪不去,则下利不能止。治法当加大黄以通...


白术
签约讲师

593

0
查看更多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