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杏苏散

求道

浏览:20

时间:2025-07-29

配方组成 苏叶、杏仁半夏茯苓前胡各9克,陈皮桔梗枳壳各6克,甘草3克,生姜3片,大枣3枚(原书未注用量)。

用法用量 水煎温服,一日一剂。

功效 轻宣温润,止咳化痰。

主治 外感凉燥证。恶寒无汗,头微痛,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薄白,脉浮弦。

方解 杏苏散证为凉燥外袭,肺气不宣,痰湿内阻所致。肺合皮毛,凉燥袭表,故恶寒无汗,头微痛;凉燥伤肺,肺气不宣,津液不布,聚湿生痰,故咳嗽痰稀;鼻为肺窍,咽为肺系,肺气失宣,津液不布,故鼻塞咽干;舌苔薄白,脉浮弦,均为外感凉燥之征。此证类似风寒感冒,但又有干燥之象,且在秋季发病,故为凉燥证。治宜轻宣凉燥宣肺化痰。方中苏叶辛温不燥,发表宣肺,使凉燥之邪从表而解;杏仁性降而润,降利肺气以止咳,共为君药。前胡既助苏叶疏散外邪,又助杏仁降气化痰;桔梗枳壳一升一降,宣降肺气,止咳化痰,共为臣药。半夏茯苓陈皮化痰理气,共为佐药。生姜大枣调和营卫;甘草调和诸药,共为使药。诸药合用,辛散宣肺而使凉燥得解,化痰理气而使咳嗽得愈。

临床应用 1.用方要点:杏苏散为治凉燥的常用方,以微恶风寒,无汗,头微痛,咳嗽痰稀,咽干,舌苔薄白,脉浮弦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杏苏散常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属外感凉燥者。

方歌 杏苏散内陈夏前,甘桔枳苓姜枣研,轻宣温润治凉燥,服后微汗病自安。

关联词条:

  • # 杏苏散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本网搜集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