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有双向性的浅解
穴位有潜在功能作用。有层次结构性。有特殊性,有双向性等治疗作用。这些潜在的作用。必须经过医生的作用才能发挥出来。所谓穴位双向性。就是通过医生运用针法手法。把穴位潜在的功能变成补与泻的治疗作用。
单个穴位通过补泻手法。能起到补与泻的作用
通过一定合理穴位相配伍。又能起到一条处方补泻作用
特定穴如五输穴等。也是有这样的功能。通过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或泻南补北的五行生克乘侮理论运用。
按上面表述。身体所有穴位都可以通过手法针法的特定方法。起到补与泻的作用。
有网友说。有些穴位只能补。不能泻。或只能泻不能补?
这是一个误区的。补与泻对于治疗而言。只是相对的。穴位的运用在于合理。在于配伍就能起到补虚泻实作用。
泻之能治牙痛。胃腑有余之证
补之能治疗四肢逆冷
泻之能治足臭
补之能治足重不相知。
泻之能治高热。皮肤病
处方的穴位补泻起到不同的治疗作用。
补之能起到补气血
泻之能行气活血。
理气养血。固经之效。有清热健脾。安胎之功
行气活血。通经解郁。能治淤血肿痛。有下死胎之效。
湿热痹证
一老年妇女。腰骶疼痛。双膝关节浮肿发热而痛。走路受限。呕恶。呐差。舌苔黄腻。脉细数
双委中点刺出血
针命门气至病所。泻法
点刺阿是出血。
三次正常
补命门是源于难经“肾间动气”。
但无论任何脏腑或脏腑之间都要达到相对的平衡。才是正常的生理状态。也就是说。两方之间或某一方是不能过亢的。呈现一方过亢,就是病理状态了。过极。过亢就是'贼"了。
或者说“肾是封藏之本”有补无泄是正确吗?是不正确的。泄。不可妄泄而已。也是水流不腐。有流动才会有生机。
“云门。髃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泻四肢热也。”《素问。水热穴论》
“ 腰俞。又名髓空。”《针灸甲乙经。卷三》
有清热泻火。通经活络
治头痛如破。身热如火之证。
关联词条: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2296,来源论坛原创文稿,由四君摘选编辑。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