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穴位图


概述

腰俞 Yāoshū,出《素问·缪刺论》。别名髓空(《针灸甲乙经》),背解(《针灸甲乙经》),腰户(《针灸甲乙经》),腰柱(《外台秘要》),髓俞(《针灸大全》),髓孔(《针灸资生经》),腰注(《圣济总录》),背鲜(《针灸学》(南京))。胁之下、胯之上为腰,居身之中。俞为腧之简,腧为输之变。输者,通达传送也。穴在嵴椎第21椎节下间腰眼处,居腰部冲要之地,为腰部经气注输之处也。《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谓:“督脉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本穴乃其外线循行之初步。由长强上行越过尾闾,透出荐骨之下,由此而上乃腰之分野,此处为腰之输气处,为全腰之俞。试将腰部扭转,本穴如户下枢轴(腰背督脉诸穴,皆具枢动能力,本穴居下代表全部),以功能而论,本穴能疏解腰部郁滞之气,故名腰俞

经属

督脉

定位与取法

定位:

在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


取穴法:

俯卧位。先取尾骨上方左右的骶角,再取两骶角下缘的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即为本穴。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骶尾背侧韧带、骶管。有骶中动、静脉分支。浅层主要布有第五骶神经的后支。深层有尾丛。

刺灸法

刺法:向上斜刺0.5~1.0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腰骶部。


灸法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按摩:正坐,一手伸到臀后,用中指用力揉按腰俞穴,每天早晚各揉按1~3分钟,可治腹泻等肠腑疾病,以及月经不调等。

功能与主治

功能:调经解热,散寒除湿,通络止痛。


主治:脊强反折,腰痛引少腹,闭经,小便短赤,腰脊强痛。

配伍

《千金方》:风府腰俞,主足不仁。


《大成》:腰脊强痛,腰俞委中涌泉小肠俞膀胱俞


《席弘赋》:冷风冷痹疾难愈,环跳腰俞针与烧。

相关论述

《针灸甲乙经》:腰以下至足清不仁,不可以坐起,尻不举,腰俞主之。乳子下赤白,腰俞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腰髋疼,腰嵴强不得回转,温疟痎疟。


《针灸大成》:主腰胯腰嵴痛,不得俯仰,温疟汗不出,足痹不仁,伤寒,四肢热不已,妇人月水闭,溺赤。


《针灸聚英》:以挺身伏地舒身,两手相重支额,纵四体,后乃取其穴。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