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中风用附子案

白术

签约讲师

浏览:411

时间:2020-08-31

宋女,79岁,2000年12月。


因长期高血压而引发轻度脑中风。病已十余日,西医介绍转于中医科求治。证见右侧肢体活动尚可,但麻木明显,血压190|110。吾处以补阳还五汤,连服6剂寸效皆无。再详诊之,患侧肢体凉感明显,同侧面部亦凉。吾于原方加附子10克,只开一剂试服。第二天晨,其子来告知麻凉均减,遂以上方加减连服,渐愈。


按:此患乃中风之中经络,本中风之轻症。但吾其时对附子并无深入了解,处方后一夜忐忑不安,唯恐引发血压增高、酿成大祸,至第二天晨其子来告知方始心安。此后读《名老中医之路》、《五部医话》、郑钦安医学三书,对温阳法领悟渐深。特别是赵锡武张琪两先生关于桂附在中风病中的应用法度,让我受益匪浅。此后吾以温阳之桂附治中风后遗症、高血压、顽固性失眠,颇觉得心应手,验案多多,不必详举。


有意思的是,我在网上批评当代卢、李、刘滥用附子温法,被人称为“反偏勇士”;在现实中,却又因附子使用频率较高而被人目为“火神派”,我一学弟就直言说我被火神派烧昏了头,真令人哭笑不得。其实,此二论皆非知我者也!!!


罪不在附子温法而在于滥用。


吾绝不因自己批评卢李刘就忌讳使用附子温法,也绝不因别人视我为火神派而不敢使用附子温法。有是证用是药,一切遵“辨证论治”罢了。


哈哈,我这么说,有人又该嘲笑我“不一定懂得辨证论治”了吧?



newone:我家奶奶因为高血压出现脑血栓,现卧病在病,西医治了半月,一点效果也没有,我本来是开好方子,我用通脉四逆汤的,里面有附子,但是药店里的医生说有高血压的人不能吃附子,然后家人又不敢买了,我是才学的中医的,没什么经验。按家人的说法是,我拿奶奶做试验呢。我无言以答。


通过你的贴子,让我知道附子是可以降血压的。但我又不是明白,我该如何说服我的家人呢?请杏老指点一二。


我看到有的人用当归四逆汤,就像你也没有用四逆而用补阳还五。


当时我是这样判断的(我暂时不在奶奶身边,听家人讲奶奶的病情),双足冰冷,一晚上还是凉的,另外一个晚上睡觉的时候,奶奶说热,然后把被子掀了,根据【11.38】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这其中有一条:里寒外热,手足厥逆,我就给奶奶给通脉四逆汤,但没有加人参,您看合适吗?


杏李园主人:是否里寒外热,当从舌、脉、神态、情致更方面综合考虑,才能尽可能的得出准确的诊断。由于没有看到患者,只能说这个方面,供您参考。


云龙海水:附子即使不过量,因个体差异也可能有副作用,主要是头晕或一时昏迷,应预先告之患者家属,‘药不冥眩,疾弗能愈’,等待药劲分解,副作用即可消失。


今古子:象这样高血压中风,只要有寒相的,附子人参该怎么用怎么用,多有诸症皆向愈的。同样,过大应用没有根据的,我不敢用;也不会因血压高低而有忌讳。


当然该用镇肝熄风或补阳还五的,也不会因为是民国、清代的时方而不用,可验就是“经方”。


现治一名,用药一月的了。肢体活动能力、生活能力、语音能力、包括血压血糖全面改善。


关联词条:

  • # 中风病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杏李园主人,来源论坛原创文稿,由四君摘选编辑。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