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与射干的区别
半夏射干虽然一性温一性凉,但都有向下的开破劲,都能治喉痹咽痛,开痰结,消胸膈胀满,二者的功效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所以古人说射干为半夏使。但如果仔细分析的话,二者作用机理还有所区别。
半夏是繁殖快,枯萎也快,突出的是能战能守,其实它的能战能守基本还没离金性,能战是金的开破之性,能守是金的敛降之性。射干除了金性外还具有木火之性,它在阴历三四月开花结实,七月枯萎。古人说它大畅于木火,而告成于金,朱丹溪总结为属金而有木与火也。杨时泰对此做了精彩的解释:“夫木火之气,类以风升之味达之,兹乃以降令之金达之,盖风升者达其木火之元,兹味乃达其木火之壅也。”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草木不长有两种原因,一是其本身的生长力不足,这时可用柴胡黄芪等药物进行补充,这叫“达其木火之元”;二是它本身的生长力很足,但上面有石块压住了它,也长不起来,这时用斤斧把石块砸碎,草木就可以舒展的生长了,这叫“达其木火之壅”,射干的作用即第二种,有痰湿阻碍了木火的升达,用射干这种刀斧之金先进行开破,然后木火就得以畅通。
怎么知道射干既能破降又能升达呢?古人记载,治喉痹,咽射干汁,大腑动即解,这证明了它能开破下达。朱丹溪认为,足厥阴湿气下流,因疲劳而发为便毒,取射干三寸与生姜同煎。湿气已经下流了,显然不是开破下达的作用能治疗的,这说明射干能升达木火之气,气机畅通而病得痊愈。所以它是以开破实现了木火的升达,黄元御曾经这样论述:“射干降逆开结,善利肺气,降其冲逆,使咽喉清虚,则表气不壅,表邪外解而里阴下达,停痰宿水,积湿凝寒,皆从水道注泄而下。”这里也突出了射干除了能下破以外,还能协助开达表邪。
我们说内部通畅有利于外邪的解除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如《伤寒论》第28条:“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用茯苓白术把阻滞于中焦的水去掉后,翕翕发热无汗的表证也能解除,再比如五苓散可以调三焦,利小便,但方后注却是:“多饮暖水,汗出愈。”银翘散本是解表剂,里面却有竹叶这味利尿药,这都是里通有利于表和的表现。和杨时泰说的以降令之金达木火之壅机理比较相似。这里出现一个问题,半夏与射干都能开破,把痰浊祛除掉以后,应该都对木火的升达有利,为什么没有文献记载半夏有利于表邪外解呢?这是因为半夏缺乏战后重建的能力。
好比有一些人想创业发展,但被一些坏人压迫着,出不了头,射干和半夏都能把这些坏人除掉,射干做完这件事后还能扶持一下这些人,给他们点本钱什么的,让他们尽快发展起来,半夏把坏人除掉以后也就算完了,不再进行扶持,这些人只能靠自己的努力来发展,当地速度会慢一些。所以说从理论上讲射干半夏都能破除痰结,就都能有利于机体木火之气的升达,但射干比半夏多了木火之性,和机体上达的气机相合更有利于外邪的祛除。如果用能战能守形容半夏的话,射干可以用能战能建来形容。半夏与射干的区别,除了温凉以外,或许还在于此。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江海涛,来源论坛原创文稿,由四君摘选编辑。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