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穴位点按治疗磨牙症

求道

浏览:788

时间:2022-07-10

磨牙症是指人在睡眠或醒着时有无意识的上下牙齿彼此磨动或紧咬的行为。按时间可分为白天磨牙及夜磨牙,对应为清醒时磨牙及无意识磨牙磨牙会对自己的牙齿和面部造成一定的影响。磨牙症现已成为现代口腔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之一。用穴位点按疗法治疗此病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取穴:合谷内庭太冲。操作方法:先用手掌大鱼肌按摩穴位发热,再用大拇指分别点揉以上穴位各5分钟,两侧都要按摩点揉。每日2~3次。要坚持治疗,才能收效。

  按:夜磨牙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皮质颌骨运行区的部分脑细胞不正常兴奋导致三叉神经功能紊乱,三叉神经支配咀嚼肌发生强烈持续性非功能性收缩,使牙齿发生嘎嘎响声的咀嚼运动。一般分为3型:磨牙型、紧咬型和混合型。人在6岁~13岁都处于换牙期,为适应上下牙齿磨合都会有磨牙现象。但是,过了换牙期的青少年和成人若常有磨牙的现象发生那就是一种病态。常见的磨牙原因有肠内寄生虫病,尤其是肠蛔虫病;胃肠道疾病、口腔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如精神运动性癫痫癔病等;白天情绪激动、过度疲劳或情绪紧张等精神因素;睡前吃了不易消化的食物,刺激大脑的相应部位,通过神经引起咀嚼肌持续收缩等等。中医谓“齘齿”。中医认为多属于有胃火、心火或肝风内动或胃肠有虫等导致。合谷,别名虎口,是人体腧穴之一,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出自《灵枢·本输》。此腧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有镇静止痛、通经活络、解表泄热的作用。针灸学四总穴歌讲“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现代常用于治疗脑血管病、高血压青光眼、面神经麻痹、癫痫、肋间神经痛、月经不调、下肢瘫痪等。揉太冲穴可给心脏供血,对情绪压抑,生闷气后产生的反应有疏泄作用。配合太冲穴向行间穴方向推,起消除肝脏郁结的作用。合谷太冲具有镇痛、镇静、镇痉,疏肝利胆的作用。合谷太冲相配称四关穴,二穴均为原穴,前者为手阳明大肠经,后者为足厥阴肝经五脏有疾,取之十二原。肝与胆相表里太冲疏肝利胆,清利肝胆湿热,理气止痛,合谷调和气血,气调病止。因此肝风内动或心火旺盛等导致的磨牙症用此二穴定有疗效。合谷内庭具有泻胃火,降呕化积滞,理气止痛之功。合谷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具有清热利咽,清炎止痛的作用。内庭为阳明胃经荥穴,具有清热泻火作用。所以胃肠二经之热,本对穴有清泻之功。如对胃火或火热之邪导致的磨牙症及风火牙痛及口腔黏膜糜烂的病人,取本对穴,可起立竿见影之效。

作者:刘维忠 王世彪

关联词条:

  • # 磨牙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转自“中国中医药网”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