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概念

胃气上逆,咽喉间频频呃呃作声。《医林改错》谓:“呃逆,俗称打咯忒。”

 

呃逆在《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千金翼方》等书中均称为 “哕”,至金元时期,《兰室秘藏》将 “呕吐哕”混称。 《丹溪心法》谓 :“凡有声有物,谓之呕吐;有声无物,谓之哕”,则哕即干呕,乃呕吐之类。故在金元之前的医籍中,呃逆与哕同义,《类经》谓 “古之所谓哕者,则呃逆无疑二金元之后哕即干呕。所以呃逆、哕(干呕)、呕吐三种症状,虽均是胃气上逆的症状,但其表现各不相同。

鉴别与治疗

常见证候


胃寒气逆呃逆:呃声沉缓有力,胃脘冷痛,得热则减,得寒则甚,口中和、苔白润,脉象迟缓。


胃火呃逆:呃声洪亮,冲逆而出,口臭烦渴,胃脘灼痛,小便短赤,大便秘舌苔黄脉象滑数。


肾阳呃逆:呃声不断,气不接续,手足不温,面色苍白,食少困倦,腰膝无力小便清长大便溏,舌质淡,苔白润,脉沉弱。


胃阴不足呃逆:呃声气促而不连续,口舌干燥,烦渴不安,舌质红绛,脉象细数。


鉴别分析


胃寒气逆呃逆胃火呃逆:二者皆属实证,前者由于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或外感寒邪深入胃肠,停滞于胃,胃阳被遏,纳降失常,发生胃寒呃逆,属寒实证。后者由于嗜食辛辣之品,胃腐积热,或外感热邪结于胃腑,或情志不畅,气郁化火,肝火犯胃,以致胃火上冲而为呃逆,属实热证。前者呃声沉缓有力,后者呃声响亮有力。前者因胃阳被遏,阳气受阻,故兼见胃脘痞满,得热则胃脘痞满减,得寒则痞满加重,□淡腻等胃寒兼证。后者胃火上冲,故呃声洪亮,冲逆而出。同时兼见,口臭心烦,小便短赤,大便难,舌苔黄,脉滑数。胃寒呃逆,治以温中散寒,方选丁香散。如寒重可加肉桂吴茱萸以温阳散寒降逆止呃。如夹痰滞不化,胸闷,暧腐,可加厚朴枳实陈皮等,以行气化痰消滞。胃火上冲呃逆,治以清降泄热,方选竹叶石膏汤柿蒂,以化痰降逆。如大便秘结,可加大黄,通利大肠以使热下泄。


肾阳呃逆胃阴不足呃逆:二者皆属虚证呃逆。前者属阳虚证,后者属阴虚证。脾肾阳虚,呃逆声低不断,气不接续;胃阴不足,呃声急促而不连续。脾肾阳呃逆,兼见畏寒肢冷,手足不温,小溲清长等。胃阴不足呃逆,兼见口舌干燥、烦渴不安,舌红绛等。脾肾阳呃逆,治以补益脾肾,和胃降逆。方用旋复代赭汤。如脾肾阳虚,畏寒肢冷,大便溏,可加附子白术干姜,以温阳健脾而平逆气。胃阴不足呃逆,治以生津养胃,方选益胃汤枇杷叶石斛柿蒂,以降逆止呃,如胃气大虚,不思饮食,则用橘皮竹茹汤,益气和中。


总之,呃逆一证,有虚实寒热之异,实者多气痰火郁所致,虚证有脾肾阳虚与胃阴不足之别。“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是其治疗原则。

文献与评述

《景岳全书•杂证谟》:“凡杂证之呃,虽由气逆,然有兼寒者,有兼热者,有因食滞而逆者,有因气滞而逆者,有因中气虚而逆者,有因阴气竭而逆者。但察其因而治其气,自无不愈。若轻易之呃、或偶然之呃,气顺则已,本不必治。惟屡呃为患及呃之甚者,必其气有大逆或脾肾元气大有亏竭而然。然实呃不难治,而惟元气败竭者乃最危之候也。”

  • 赵玉庸教授治疗顽固呃逆的经验
    笔者跟随赵玉庸教授学习,现将其治疗顽固呃逆的经验介绍如下。中医智库医在江湖说明:赵玉庸教授为国内著名的中医肾病专家,他在治疗其他内科杂病方面也颇有见地。呃逆是指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为主要表...

    求道

    畅读VIP

    32

    0

  • 秦亮甫平肝和胃法治愈顽固性呃逆一例
    迈某,男,65岁。初诊∶1991年5月12日。主诉及病史∶心脏手术后引起血胸,再度手术后发生膈肌痉挛,昼夜呃逆不止已历10天,寝食俱废,依靠补液维持生命,多方医治无效,痛苦不安。诊查∶神色委顿,呃声连...

    求道

    畅读VIP

    93

    0

  • 葛书翰针刺扶突穴治疗顽固性呃逆收敛显著一例
    李某,男,54岁,干部。初诊:1999年10月11日。主诉:连续打嗝5天5夜。病史:两周前出现右侧上、下肢麻木无力,到市医院做头颅CT检查,诊断为"脑梗死",收住院治疗。住院第8天出现打嗝,初期仅白天...

    求道

    畅读VIP

    86

    0

  • 郝建军:和解少阳,清泄阳明治疗呃逆案
    朱某,男性,时年61岁,因“呃逆频作2周”于2019年5月24日初诊。  【发病过程】  患者诉2周前饮一杯浓绿茶后出现打嗝,嗝声轻浅频发,坐电动按摩椅可暂时缓解,多处求诊予中药加针灸治疗无效。现患者...

    求道

    畅读VIP

    362

    0

  • 蔡柏:竹叶石膏汤治疗呃逆案
    陈某,男,时年18岁。2017年1月9日初诊。  【发病过程】  患者为大一学生,平素喜食辛辣刺激食物,经常通宵熬夜玩游戏,适逢准备期末考试,压力较大,经常熬夜复习。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呃逆,呃声洪亮...

    求道

    畅读VIP

    439

    0

  • 陈意:温阳益气临床治验三则
    重度水肿案张某某,女,时年80岁。2018年8月28 日初诊:患者有糖尿病史,颜面浮肿如斗,腹部胀满如鼓,足跗按之如泥。大便数日未下,面色无华,脉沉细。治拟温阳益气,前后分消。予大黄附子汤合小承气辈。...

    求道

    467

    0

  • 丁香柿蒂汤临症应用
    丁香柿蒂汤《症因脉治》〔组成〕丁香,柿蒂,生姜,人参〔功效〕温中止呃〔主治〕胃寒呃逆,胸闷脘痞,舌淡苔白,脉象沉迟。〔治法〕丁香→温中、止呃;柿蒂→涩平,专止呃逆;丁香,柿蒂,即《简要济众方》的顺气汤...

    求道

    四君严选

    畅读VIP

    435

    0

  • 宋向元治呃逆案
    陈某,女,时年35岁。1961年11月3日初诊。诉患者因值经期生气,复加劳累后冷饮、冷食,继胸脘满闷,发生呃逆,已经多方治疗3个月有余,毫无效果,从山西大同来京求治。当时有胸胁苦满,纳谷不香,时有恶心...

    求道

    畅读VIP

    393

    0

  • 张志纯治呃逆案二则
    ● 案一 患者王某,时年女,55岁。1962年3月5日初诊。诉患者与人吵架后出现胸闷太息,继而苦于呃逆,月余不解,针灸、服药都未见效。舌胖,苔薄黄,脉弦。辨证为肝脾不调,略有郁热。法用调和肝脾,稍佐清...

    求道

    畅读VIP

    416

    0

  • 陈申芝治呃逆案
    吴某,男,时年30岁。1965年7月10日初诊。患者素体壮实,常有头晕。原因不明发生呃逆已十余日,精神、饮食、体力均好,睡眠略差,易于激动,舌红,脉弦。辨证为肝阳上亢。治以平肝潜阳。方药:生赭石30g...

    求道

    畅读VIP

    369

    0

  •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