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杰从肝经湿热潜证论治银屑病进行期经验(张莉 张晓杰)
张莉 张晓杰
摘要:文章介绍张晓杰教授治疗银屑病进行期的经验。银屑病从血论治的治疗观点虽达成广泛共识,但由于本病缠绵难愈,不少医家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从其他角度开拓创新治疗银屑病。张教授从肝经湿热潜证论治银屑病进行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目前寻常型银屑病治疗主流以“辨血为主、从血论治”,尽管从血论治银屑病的观点达成了广泛共识,但由于本病缠绵难愈,不少医家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从其他角度开拓创新治疗银屑病,也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如从五脏论治银屑病。中医学认为,皮肤病虽形于外而根于内、虽发于外而源于内,皮肤病变与五脏有着密切的联系。如马绍尧、秦万章重视银屑病从肝论治;张志明认为,银屑病进展期血分热盛与心关系尤为密切。范叔弟等主张从肺论治银屑病;许树东认为,本病发于肌肤是脾胃失调、气血失和的结果,注重从脾胃论治。孙步云认为,银屑病当与先天肾精亏损、阴寒毒邪侵肤相关,当从肾论治。在脏腑辨证治疗银屑病中,以从肝论治为最多,银屑病作为身心疾病,情志因素会诱发和加重银屑病,日益受到重视。
银屑病在进行期皮损广泛者,临床常辨证为血热证,常规治法为清热凉血,张晓杰教授基于肝经湿热潜证的理论,长期临床实践证明运用清热利湿法同样取得显著效果,甚至其疗效优于清热凉血法。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过食肥甘厚味,多逸少劳,致脾气受损、湿热内生的情况非常普遍;加之全球气候变暖,天热下逼,地湿上蒸,气交之中湿热为多。从皮肤病的生理病理出发,玄府是皮肤的重要功能部分,玄府司开合参与机体正常的水液代谢,而在皮肤病理状况下,玄府首当其冲,《素问·皮部论》云:“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脉络,留而不去”,外邪侵袭,皮肤玄府气化功能失司,不能进行正常水液代谢,聚而成湿,所以不论风寒暑湿燥火,外邪发病常兼加水湿。肝主疏泄,调畅情志与气机,主藏血,主筋,其华在爪。对肌肤毛发来说,其肝功能正常,对维持气血正常运行,保证肌肤、毛发、筋脉得到充足的血液濡养是十分重要的。银屑病易反复发作,其自觉症状主要为瘙痒,而瘙痒之症,每易致人心烦、情志不畅,导致肝气郁结,郁闷不舒,反之又因精神紧张,情绪抑郁而致瘙痒加剧,夜不安寐。因此,银屑病是典型的心身失调性疾病,而中医学认为:“心主神明、主血脉,肝主藏血、调畅气机”,与人的精神、思维活动密切相关。银屑病进行期的皮疹色泽鲜红,覆有鳞屑,存在血分热盛、血循失畅的病机,气与血之间关系密切,血液的生化运行离不开气的作用,正如《黄帝内经》记载道:“人之所有者气与血耳”。中医认为,气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动力,人体各种功能活动,无不是气作用的结果,而肝主条达,调畅气机,银屑病的发病与肝密切相关。另外从银屑病进行期的皮损来看表现为红色斑疹、斑丘疹,其上覆有鳞屑且病程缠绵有湿热的病机,潜在的湿热也成为辨证论治的关注点,如寻常型银屑病皮肤病理可见Munro微脓肿,真皮乳头层毛细血管扩张,周围淋巴细胞浸润;脓疱型银屑病棘层上方出现海绵状脓疱;红皮病型则有明显细胞内和细胞间水肿,则可以视为湿热改变。基于外界环境、机体的生理病理与肝的密切相关、皮损特征,张晓杰教授认为肝经湿热潜证是始终贯穿银屑病的病因、病机。
参考文献:
[1]李咏梅. 从肝论治银屑病临床撷英——师从顾氏外科传人马绍尧教授临床经验总结[C]//.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会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继续教育项目——银屑病中医药防治交流会暨赵炳南学术思想高级研修班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11:109-123.
[2]张志明.清热凉血汤治疗银屑病进行期临床及实验室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01):12-14.
[3]范叔弟,谢晓莉,郑志芬,王文杰.从肺论治银屑病临证体会[J].山东中医杂志,2009,28(02):104.DOI:10.16295/j.cnki.0257-358x.2009.02.021.
[4]许树东.银屑病治疗经验点滴[J].河南中医,1994(06):371.
[5]孙步云.中医药治疗银屑病226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1995(02):99-100+68.DOI:10.13288/j.11-2166/r.1995.02.021.
[6]狄伟,张晓杰.张晓杰从肝论治皮肤病经验介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12):5098-5100.
关联词条:
版权声明:
本文源自《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1.1
发布评论:
字数统计 |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