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柴胡汤、己椒苈黄丸、五苓散治疗完全性肠梗阻案(吕旺)
刘某,男,86岁,2019年6月25日。
因肠梗阻、贫血、高钠血症、肾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功能衰竭、脑梗死、前列腺癌、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入院,以肠梗阻请会诊。
刻诊:T 38℃左右,神志时清时昧,恶心,口干,气便不通,灌肠后可排出少许稀便,腹胀,全腹压痛,肠鸣音时有亢进,手足温,腹部CT示结肠扩张、大量积液积气,无明显恶寒、多汗、咳痰、呕吐、肠型及反跳痛,舌淡红苔白腻,右脉滑、沉取无明显虚象,左脉未及(桡骨骨折固定)。
诊断:饮瘀化热,腑气不通。治则:清化退热,通腑降浊。
用药:柴胡20g,黄芩10g,姜半夏10g,党参15g,葶苈子30g,桂枝15g,生白术20g,茯苓20g,枳实15g,生姜15g,酒军6g,泽泻15g,猪苓15g,甘草10g。
服药4剂,T 37.2~37.6℃,排气甚多,伴水样便,右下腹轻度压痛,复查CT示积气积液明显减少,舌淡红苔薄白,脉缓。上方减柴胡为15g,改党参20g、生白术30g,去猪苓、酒军,加补骨脂15g、山药30g、白芍10g,再进5剂,腑通气畅痛消,出院调养。
[附注] “急则治其标”“小大不利治其标”,本例病人以肠梗阻请会诊,通腑破结自然为当务之急。然此例不同之处在于:肠管大量积液积气,而非宿便。通降之法也各有不同,此人虚实夹杂,自当攻补兼施。“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己椒苈黄丸主之。”所以用大柴胡汤配己椒苈黄丸和解退热、攻下腑实、泻肺强心利水;又“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脉浮数,烦渴者”,以“五苓散主之”,化气行水,兼解表散热;“损其心者,调其荣卫”,“损其肾者,益其精”,待腑通气畅、余饮未尽之时加入补骨脂、山药固涩精气、固肾护元,白芍酸收、攻中有补,参术健脾,耄耋老人,以求万全!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中医辨治疑难危急重症百案精选》,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吕旺。
发布评论:
字数统计 |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