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鉴别与治疗
常见证候
胃火炽盛善食易饥:善食易饥,口渴,形体消瘦,大便秘结,舌苔黄燥少津,舌质红,脉滑有力。
阳明蓄血善食易饥:善食易饥,发热不恶寒,口燥咽干,但欲漱水不欲咽,善忘,少腹硬满,小便自利,大便色黑,虽硬而易解,面唇色暗,舌质红或见瘀斑,脉沉结而数。
鉴别分析
胃火炽盛善食易饥:多因外感燥热之邪,或肝郁化火犯胃等,以致胃热炽盛,热盛伤阴而致。其鉴别要点是善食易饥,并兼见口干渴,形体消瘦,大便秘结一派胃火炽盛的表现。“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灵枢•师传》)。治宜清热滋阴,方选白虎加人参汤加黄连、生地黄等。
阳明蓄血善食易饥与胃火炽盛善食易饥:阳明蓄血善食易饥,多因久有瘀血,又兼新感,热邪与瘀血交结于胃肠,以致消谷善饥,并伴见一系列瘀血表现,如喜忘,其人如狂,少腹硬满,小便自利,面唇色暗,舌有瘀斑等。如《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曰:“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其与胃火炽盛善食易饥之鉴别要点是:阴明蓄血兼见瘀血表现,胃火炽盛兼见胃热的表现。二证均有口渴,大便干结,前者口渴为渴而不欲饮,或但欲饮水而不欲咽,后者为口渴引饮。大便干结前者为大便干,色黑而反易解,后者为大便干结。阳明蓄血善食易饥,治以攻逐蓄血,方选抵当汤或抵当丸加减。
文献与评述
老医真言:饥不欲食是何故?
民以食为天,这谁都知道!人为了活命,必须进食,吃,还享受美味,乐在其中。一般来说,饿了就吃,本能使然,知饥不欲食这是何故?对于这个问题,临床上还十分常见。中医典籍中有“饥不欲食”,也有“饥不能食”。不...


求道
畅读VIP

724

0
余无言妙治善饥(急性善饥证)
青年学生,体质中等,忽患善饥之证。一日六餐,每餐均属多量,通常饭碗,约有十八碗之多。询之他无所苦,惟饱食二三小时,即觉饥肠辘辘,不能忍也,而大便仍然如常,举家骇极。余询知,曾踢足球,而跌仆一次,然不能...


求道
畅读VIP

528

0
桂枝茯苓丸治嗜食
王辅民医案:王某,女,18岁。1989年11月5日初诊。近半年食纳剧增,多食善饥,自觉对食物有异常的嗜好,见饭就馋,每餐食量达0·4~o·5kg,必至胃部胀饱难以下咽方勉为停箸,因日渐肥胖,除周身笨着...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619

0
白虎加人参汤治严重饥饿症
陈定生医案:吴某某,女,35岁,1987年12月2日入院。六个月前出现不明原因的强烈饥饿感,伴周身出汗、心慌、四肢颤抖,进食后症状即消失。初每日发作3~5次,后日渐加重,食毕即饥饿,需不断进食。三个月...


白术
签约讲师
四君严选

588

0
呃逆善饥案
袁某,女性,62岁。2008-9-2诊。患者病起于半年多以前,开始出现胃中饥饿感,饥饿时无汗出,饿则必食,且出现呃逆频繁,逐渐加重。现一日必食4-5顿才觉满足,但面色淡白无华。经多方医治无效。观以前所...


白术
签约讲师
四君严选

595

0
查看更多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