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饮片形态


拼音

zhū yāng yāng

别名

猪殃殃(《野菜谱》),小锯藤、锯子草(《贵州民间方药集》),小茜草、小飞扬藤、红丝线、血见愁(《广西中药志》),细茜草(《云南中草药》)。

来源及植物形态

猪殃殃,又名八仙草,始载于《滇南本草》。为茜草科拉拉藤属植物猪殃殃Galium aparine L. var. tenerum (Gren. et Godr.) Reichb.以全草入药。生于荒地、园圃、耕地上。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猪殃殃Galium aparine L. var. tenerum (Gren. et Godr.) Reichb.

采制

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性味归经

性味:苦辛,寒。

①《滇南本草》:"味辛苦,性微寒。"

②《广西中药志,:"味涩,性平。"

③《湖南药物志》:"甘涩,微寒。"


归经:《滇南本草》:"入少阴、太阴经。"


功能主治

湿热,散瘀,消肿,解毒。治淋浊,尿血跌打损伤,肠痈,疖肿,中耳炎


1.用于疮疖肿毒,肠痈腹痛,癌肿,蛇虫咬伤等症。本品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疮疖痈肿,可配合蒲公英地丁草等药同用;用于肠痈腹痛,可配合红藤大黄等药同用;近年来临床上又试用于癌肿或白血病,常配合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龙葵、马蹄金、忍冬藤枸杞根、丹参黄精、等药同用。又本品可治蛇虫咬伤,可用鲜草捣烂外敷并煎汁内服。


2.用于水肿、小便淋痛不利。

本品又能利尿消肿,用于水湿肿满或小便淋痛不畅等症,可配合杠板归、车前草海金沙金钱草等药同用。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内服:煎汤,15-30g;或捣汁饮。

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脾胃虚寒者忌服。

各家论述

①《滇南本草》:"治湿热,诸经客热,虚痨,童痨,筋骨疼痛,热淋,赤白便浊,玉茎痛。退血分烦热,止尿血。’

②《贵州民间方药集》:"治疥癣。"

③《广西中药志》:"治妇人痛经。又捣烂取汁冲糯米浆,治飞扬疮。"

④江西《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痈肿,阑尾炎,近用于治癌。"

⑤《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清热消炎,祛风湿,散瘀血,治痰火热症,风热眼雾眼屎多,风湿跌打疼痛,外伤皮下瘀肿。"

⑥《云南中草药》:"清热凉血,利尿。治血淋,尿路感染。"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