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原文

茯苓四两,桂枝 (去皮) 四两,甘草 (炙) 三两,五味子半升。

拆算现代剂量

茯苓60g,桂枝(去皮)60g,甘草(炙)45g,五味子40g。

用法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温服。

相关条文

金匮(1条):
【12.36】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子甘草汤,治其气冲

各家论述

尤在泾

服青龙汤已,设其人下实不虚,则邪解而病除,若虚则麻黄细辛辛甘温散之品,虽能发越外邪,亦易动人冲气冲气冲脉之气也,冲脉起于下焦,挟肾脉上行至喉咙,多唾口燥,气冲胸咽,面热如醉,皆冲气上入之候也。寸沉尺微,手足厥而痹者,厥气上行,而阳气不治也;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冲气不归,而仍上逆也。茯苓桂枝,能抑冲气使之下行;然逆气非敛不降,故以五味之酸敛其气;土浓则阴火自伏,故以甘草之甘补其中也。(《金匮要略心典》)。


赵以德:

此篇首支饮之病也。以饮水,水性寒,下应于肾,肾气上逆于肺,肺为之不利,肺主行营卫,肺不利则营卫受病,犹外感风寒.心中有水饮也,故亦用小青龙汤治。服后未已,为水停未散,故多唾津液未行,故口燥;水在膈上,则阳气衰,寸口脉沉;麻黄发阳,则阴血虚,故尺脉微;尺脉微则肾气不固守于下,冲、任:二脉相挟,从小腹冲逆而起矣。夫冲、任二脉与肾之大络同起于肾下,出胞中,主血海冲脉卜行者至胸,下行者并足少阴人阴股,下抵足跗上,是动则厥逆;任脉至咽喉,上颐循面,故气冲胸咽;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不通,手足不仁而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水在膈间,饮火冲逆,削气不得输上,故时复冒也。《内经》曰:诸逆冲上皆属于火。又曰:冲脉病气逆里急。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先治冲气与肾燥(《金匮玉函经二注》)。


徐忠可:

前咳逆倚息,明知足饮邪侵肺,但使具人下实不虚,则饮去病除。设虚多,正气不足以御邪,得药,上饮未能去,而下先不堪发散,动其冲气,以致肺燥如痿而多唾,唾者,其痰薄如唾也。又口燥,燥者,觉口千,非渴也。寸脉沉,水未去也。尺脉微,下元骤虚也。虚则寒气下并,手足厥逆,于是肾邪乘心,而气从小腹上冲胸咽,自腹及胸,白胸及咽,高之至也。手足痹者,不止于厥,而直不用也。画翕热如醉状,所谓面若妆朱,真阳上浮也。然未至于脱,则阳复下流阴股,谓浮于面之阳,旋复在两股之阴,作热气也。阳复归于下,似较浮出时稍可,然不归于肾,而或上熏于面,或下微于股,是狂阳无主,故小便得其燥气而难。又复随经犯上而为冒,为眩,总是肾邪动,而龙雷之火无归,如电光之闪烁无主。故以桂、苓伐肾邪,加五味敛其肺气,恐咳甚而火愈不能辑,则冲气愈不能下也。甘草调其中土以制水也。肾邪去而气自不冲,故归治其冲气,见初时以去饮止咳为主,即冲气发,其病大,即不得旁图以分其药力也(《金匮要略沦注》)。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