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经明:针灸加拔罐治哮喘
临证哮喘多变,除有表里、寒热、虚实、阴阳错杂相兼之异外,且肺为华盖,居五脏之首,主一身之气,常为其它脏腑病变所系;且肺司呼吸,主皮毛,多为外界因素所干扰,故哮喘辨治比较难掌握。余年逾古稀又六,施针并灸兼拔火罐治疗哮喘顽疾,于临床屡屡取效,积经验凡30余年,愿将己之一得,管陈于后。
临床论治除据辨证施治外,所选主穴有三,即肺俞、大椎、风门。肺俞为肺脏精气输注之处,可疗呼吸系外感内伤诸疾;大椎属督脉经穴,为诸阳经之会,是宣肺平喘要穴;风门属背部膀胱经穴,有祛邪固卫平喘之能,三穴居背邻肺,合用确有治肺平喘及预防其复发功效。施针并灸兼拔火罐,有祛邪助正、调节脏腑、输导阴阳之功。1963年余曾治疗一赵姓少女,年方13岁,患哮喘已七八年,病初每遇入冬或外感时即发咳喘,经治时轻时重,久而无论冬夏遇冷即发,重时喘鸣迫塞,难以平卧,口唇青紫,因药物治疗不见好转,故寄希望于针灸,切其脉沉细无力,舌苔薄白滑润,舌质淡,面色萎黄,手足欠温,肺部听诊有明显哮鸣音,诊为风寒客肺、脾虚失运、痰闭气道而作哮喘,治疗宣肺化痰平喘,针灸大椎、肺俞、风门。肺俞、风门直刺6分,大椎直刺1寸,得气后留针15分钟,其间提插捻转,平补平泻行针3次,起针后用艾条施灸7分钟,喘旋缓解,每日l次,l0日一个疗程,治疗一个疗程后、呼吸正常,哮喘得平。休息1周,改为隔日针灸l次,巩固治疗一个疗程。当年冬季遇冷哮喘未发,感冒时仅感胸闷不适,呼吸不利。次年又按前法治疗两个疗程,第3年又针灸一个疗程。旧疾得到根治。
医者常道:“喘主于肺”,虽有内外之别,然而其治必以肺为主,故选肺俞、大椎、风门3穴为主穴,立意在肺以伏其主,但欲“伏所主,必先所因”。故应据其因而配他穴,如有外感可配合谷,以宣散发表;虚者配关元、太溪以固肾纳气;咳嗽偏重者配太渊、尺泽以宣肃调畅肺气;痰多气逆者配天突、膻中,以降逆消痰,据哮喘发作待点多由六淫邪气引发,故在发作时急则祛邪为主,缓解时治当扶正为主。由于本病宿根难除,必须连续治疗2-3年以上。即使发作被控制,也要在欲发季节之前给予以治疗,如好发于冬可在来年夏秋季节进行治疗一二个疗程,同时要加强身体锻炼,方可长效久安。
版权声明:
本文由四君收集编校,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