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章真如论肾病治则

四君人参

浏览:335

时间:2020-09-14

章氏认为,治肾之法不离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之原则,前者在肾元易虚的思想指导下,为肾虚证而设;后者用于肾实证,尚有以泻为补法,开辟补泻相兼之途径。无疑是为肾病本虚标实或虚实夹杂证所取舍。经云损者益之,而肾虚有阴阳、深浅、久新之不同,补亦有温柔、峻缓、滋清之各异。章氏补肾必先别阴阳,治肾则又阴阳兼顾,其要义在于阴虚多热象,阳虚多寒象,肾阴虚衰宜滋补肾阴为主,肾阳虚衰宜温补肾阳为主。治则大法不能含混不分,但在处方遣药施治时,又要阴阳兼顾。因为很少病者单纯阴虚或单纯阳虚,不过有的偏于阳虚,阴虚中有阳虚存在,阳虚中有阴虚存在而已。此外,从肾阴。肾阳互根互化的观点出发,有如张景岳所说:善补阴者,必须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源泉不绝;善补阳者,必须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因此,临床辨证施治必须认真权衡,既区别阴阳,又要阴阳兼顾。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肾脏不可能孤立存在,五脏六腑之间,生克乘侮,均有联系,息息相关。肾病可以影响其他脏腑,其他脏腑的病变也可以影响肾脏,因此,肾病不可能是孤立的。临床也不能单纯从肾辨证和从肾论治,其中肾病每一病因病机,都与诸脏腑有关系,论治肾病亦必须与相关脏腑的病变一起考虑。实者泻之,泻肾法用于肾实证,所治病证如肾中风、肾中寒、肾胀、肾著、肾积、肾水、肾热、肾实热等证。《素问·通评虚实论》谓:邪气盛则实。章氏认为,邪在肾则不外风寒湿热等邪气犯肾。虽有《内经》日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然病邪人。肾之候有令人卒心痛、暴胀、胸胁支满,耳中策策痛,亦令大便难,令人喘逆等等,都是一派邪实之证,并非虚候,所以急则治标,但用泻肾与本无损。临证上以肾实热证、湿热证较为多见,另有肾胀、肾积诸证皆因肾气郁滞,留结则为积为胀。叶桂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有精瘀之称,乃肾之瘀血证,亦属此病范畴。肾主水,司二便,主开阖,水湿瘀结停聚使肾实气滞而水生,其上可见肾风,其下可罹癃闭,水湿潴聚于下,泛溢肌肤,发为水肿,此证尤须权衡标本缓急,若标急于本则急当疏解治标为主,反之则扶正祛邪,标本兼施,泻肾法还可用于肾经相火腾越。盖肾寓相火,人之欲望多,有妄动,动则俱能化火,是为邪火,如张景岳谓:相火之病,能焚能燎。此当清泄肾中火邪为治。章氏指出:肾实之证,临床可见诸于耳痛、耳聋、奔豚、腹胀、腹满、腰痛水肿、淋浊、癃闭不孕遗精等病证,故泻肾法可广泛用于内、妇、儿等科。但是泻肾之时,应当注意辅正祛邪,苦寒适度,阴阳兼顾,掌握时机,中病则止。由于肾脏之特殊性,切忌泻肾不当,犯虚虚之误。


章氏勤求古训,积多年研究古籍与临证实践之经验,归纳以泻为补治肾方法主要有五条:

①泻火益阴法:章氏认为一般而论,肾火属虚,虚火当补,不可用泻,但此言其常。如果妄动炎炽之相火亢烈无制,必定狂荡为患,成为涸水灼阴之主因时,就应运用丹溪苦寒益阴,以泻为补之方法,选用知母黄柏之类以逆治为主。②破阴回阳法:张仲景治寒邪盛兼正阳微者,用四逆汤,是以姜附温散逐寒阴为主攻,故寒邪一除,即不宜再用或多用等。

③利水补肾法:章氏认为,利水药用之不当,可以伤阴,用之得当,也可以补阴。如唐宗海谓:水邪不去,水阴亦不能生。退烧则阴亦生,利水则阴亦畅。因为肾虚可使水液不归正化,或凝集而成痰浊,或停蓄而成水邪,痰浊与水邪反过来又妨碍水阴之生成。此时若祛旧水,又补新水,使肾经开阖有度,邪祛则补药得力,病必自愈。如水肿病之有肾虚现象者,在水肿尚盛时,每以利水为主,补肾为辅,除1日补新,必收殊功。

④祛瘀补肾法:此法用于肾虚血瘀之证,证因虚而致瘀,瘀而致虚,二者互为因果,故而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久虚难复,所以当以祛瘀为主,通过行瘀达到推陈致新之目的。章氏指出,祛瘀方法,除必须运用行瘀药外,尚须辨明病是从湿化,或从燥化。如病从湿化,痰瘀交阻,就应该痰瘀同治,如硝石矾石散之法;如病从燥化,因燥致瘀,就应润燥行瘀,如猪膏发煎之法。

⑤泻南补北法:此为泻火益阴法之一种。章氏认为,火有君火相火之分,故清火亦君相有别。相火灼阴,治在肝肾,用知母黄柏丹皮等清之。真阳欲竭、壮火复炽是心火无制而上炎,肾水不济而虚亏之少阴热化证,仲景立黄连阿胶汤主之。方以黄连黄芩等苦寒之品直折有余之火为主,使心火得凉而降,泻南正所以补北,复以鸡子黄养心血而宁神,白芍和营血而敛阴,以柔济刚,使苦寒不致化燥,更以阿胶滋肾水以上潮,以泻法之手段,达到补正之目的,以泻为补也。

关联词条:

  • # 章真如
  • # 肾
  • # 肾病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由四君收集编校,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