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之急腹症案(二)
周某,男,48岁,我的同行兼好友,医术不咋地,但为人豪爽仗义,社交广泛。2014年4月4日,因“转移性右下腹痛伴发热一日”就诊于本地县医院,化验血象:白细胞1.49万,诊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外科主任与其也是不错的朋友,要求其马上手术;其暗自思忖:清明节来临,回乡朋友多,需要应酬,且自己形体肥硕,皮下脂肪多多,这一刀下去可得好久才能恢复好了。便和主任商量保守治疗一天看看,主任摇头叹息却也拗之不过,便对其承诺24小时随叫随到为其手术。此人与我私交莫逆,且对我的中医水平迷信有加(惭愧了),因来我处。
查体诊脉:右下腹麦氏点触痛、反跳痛,局部肌肉紧张,体温:38.1度,轻微恶寒,舌苔白腻,脉沉滑。语之:似乎要穿孔,应该马上手术。但其人坚持要求无论如何也得先给治疗看看。我便说:你我亲兄弟一般,且有外科主任保驾护航,我就放胆一试吧!都是同行,大道理我就不讲了,若是其他人,这种情况可是打死我也绝不出手的。
乃为其做如下方案:
1:大黄6G、芒硝10G、阿奇霉素分散片1G、冰片少许。共研细末用消肿止痛酊、蜂蜜调敷右下腹麦氏点处。
2:金银花200G、大黄(后下)15G、芒硝(溶化)15G、牡丹皮15G、桃仁15G、冬瓜仁30G、红藤60G、赤芍15G、厚朴15G、枳壳15G、沉香10G、薏米30G。两剂,用煎药机煎出8袋药汁,嘱其一天之内(24小时)服完,戏谑道:这个方子很有兽医的风采吧!
3:回家自己输液(他自己开了两个社区服务站),因其对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过敏,建议选择的是克林霉素和左氧氟沙星。
当日下午来电说,液体还未输完,服了两袋汤药,泻了三次,大便量不是很多,全身潮呼呼的出了一身汗,感觉身体舒服了许多,烧还是没退。这下我心里有了点儿底,告诉他继续如法治疗,并说估计你这一刀是能免了,呵呵!
第二天上午来诊,8代中药已服完(不到20小时),自述疼痛减轻不少,体温 37.3度,右下腹麦氏点由触痛减轻为压痛,肌紧张缓解。于是又开了两付中药并外贴换药,他和我说晚上朋友自远方回来,自己总得去应付一下,我知道我也说不过他,只能劝他好自为之吧!就这样治疗了3天,他也没有忌口,参加了4场酒宴应酬,虽未饮酒,但酒桌上的膏粱厚味总不如家中的稀粥烂饭养病啊。4.7日,右下腹压痛转为深度压痛,自我感觉良好,又独自驱车千里送朋友去北京往返,回来疼痛又重,唉!没办法,再接再励吧!中药略加调整,用量逐渐减至正常用量,前后用中药10余剂,外敷药10次,输液8天,终收全功。
按:肠痈一证,中医认为:脉沉紧者脓未成,脉滑数者脓已成,未成脓者治在气,已成脓者治在血。此例脓成者,大黄牡丹皮汤为正治,辅以大承气汤之属荡涤肠道积滞、腐气、败血,更加重剂金银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本例每剂200G金银花,实际应用至400G之多(其实本例病案是两剂药并作一剂服的),金银花被称为“疮家圣药”,其药力即可入内脏,又可走皮肤,擅长治疗各种疮痈疖肿,其治疗疮痈疖肿必须大量使用方显奇效,所谓“他药可以少用,金银花必须多用,金银花少用则力单,多用则力厚而功臣也”。清代陈士铎被誉为“古今擅用银花第一人”。他认为金银花最能消火热之毒,主张“消火热之毒必用金银花”。根据他的经验,疮疡之毒不分阴证阳证、初期末期、实证虚证、顺证逆证,都可用金银花,而且量大,一般用100克,有时候用量达250克,甚至600克。金银花如此大量应用我在临床也是第一次,此非一时孟浪也,多年前父亲曾对我讲述其年轻行医时因药物稀缺,曾单用金银花一味250克,昼夜尽剂治愈一例急性阑尾炎病人。此番应用,也算是一种继承与超越吧!
关联词条: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柳成荫,来源论坛原创文稿,由四君摘选编辑。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