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瘀也能治汗证
王氏,女,36岁。于2012年5月10日来诊。自诉每日夜间前胸及后背部汗出淋漓,染湿衣被,余处无汗,待天明则汗出渐止,每夜必汗;伴不寐多梦、口干不欲饮、急躁易怒等症。经久不愈1年余。经多方诊察后,多云“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服了不少中西药物,皆未能控制病情。前医按阴虚火旺、营卫失调论治,反加重病情。患者平时性情急躁。观其唇舌紫暗,舌有瘀斑、瘀点,脉沉涩。
临证要详查病情,四诊合参。前医仅据不寐多梦、口干不欲饮等症误辨为阴虚火旺之证,当然不会取得寸效;若综合患者临床表现、汗出部位及舌脉征象进行辩证,正确诊断为血府瘀阻证是不难的。治当活血化瘀、理气止汗。处以血府逐瘀胶囊口服,1次6粒,1日2次。
服药半个月后,汗出明显减少,睡眠渐好,伴随症状缓解。服药1个月,汗出停止,病告痊愈。
按:汗证是指以人体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系由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阖不利引起汗液外泄所致。西医所谓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更年期综合症、甲状腺机能亢进、慢性肺病等疾患常表现为汗证。全身汗出主要为自汗和盗汗两类,局部汗出有头汗、心汗、手足汗、阴汗、半身汗、腋汗等类型。临床汗证表现复杂,医者多从气虚或阴虚导致汗液失摄论治,往往难以取效。
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汗证,临床偶有报道。中医自古就有“血汗同源”、“津血同源”、“汗为心之液”之说。瘀血阻滞血脉,导致津液代谢失常,外出腠理,同样会引发汗证。此患者表现为心汗证,实因长期情绪失衡,导致气机郁滞,阻滞血行,瘀阻心脉所致。采用常规治法效果不佳,当用活血化瘀之法,结果应用血府逐瘀胶囊获取捷效。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吴建华,来源华夏中医论坛原创文稿,由四君摘选编辑。四君期盼您的投稿,共建专业中医数据库。投稿文章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投稿邮箱:414427872@qq.com,邮件标题为文章名+作者+联系方式。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