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小青龙汤临床应用

求道

浏览:32

时间:2025-07-28

配方组成 麻黄三两,去节(9克);芍药三两(9克);细辛三两(3克);干姜三两(6克);甘草三两,炙(6克);桂枝去皮(6克);五味子半升(6克);半夏半升,洗(9克)。

用法用量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现代用法:水煎温服。

功效 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 外寒内饮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咳嗽气喘,痰多清稀,甚则咳喘不能平卧,或干呕,或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方解 小青龙汤证为素有内饮,复感风寒,外寒引动内饮所致。风寒束表,皮毛闭塞,则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外寒引动内饮,致寒饮犯肺,肺失宣降,故喘咳痰稀量多,甚则不得平卧;若胃气随肺气上逆,则干呕;若水饮溢于肌肤,则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而脉浮为外寒里饮之证。治宜解表与化饮配合,使外邪得解,内饮得化。方中麻黄桂枝相须为用,发汗解表,且麻黄宣肺平喘咳,桂枝能温阳化内饮,共为君药。干姜细辛为辛温之品,既温肺以化内饮,又辛散助以解外寒,为臣药。辛温发散,易耗伤肺气且伤津,故用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益阴血而敛津液,二药与辛散之品相配,既增强止咳平喘之功,又防麻桂辛散太过,散收相配,相制相成;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共为佐药。方中干姜长于温暖脾肺而化饮,细辛长予解表温肺而化饮,五味子长于收敛肺气而止咳,凡寒饮犯肺之咳喘,三药合用,无有不验,是温肺化饮的常用组合。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于辛散酸收之间,兼佐、使之用。药虽八味,配伍严谨,既可发表散寒,化饮平喘,又能敛肺兼顾正气。

临床应用 1.用方要点:小青龙汤为治外感风寒,内停水饮之咳喘证的常用方,以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白清稀为辨证要点。

2.现代应用:小青龙汤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以及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肺水肿、肺心病等属于寒饮犯肺者。

3.使用注意:方中药物多为温燥之品,故阴虚干咳无痰或痰热证者,不宜使用。

方歌 小青龙治痰饮证,麻桂干姜芍草同,更有夏辛兼五味,温阳化饮此方宏。

关联词条:

  • # 小青龙汤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本网搜集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