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梁丞遗尿治验
遗尿,又名遗溺,是小便不能随意控制而自遗的一种病证。在临床上有两种类型:一是小便失禁,小便淋漓不断,时时遗出,不能自禁,以白昼为多见;一是睡中尿床,醒后方知。临床上将小便失禁与睡中尿床统称遗尿。本文所讨论者为睡中尿床。此病,多见于儿童,常由于饮食习惯不良而多饮多食,或贪玩而过于疲劳致睡不易醒,于不知不觉中尿床。或睡中做梦,欲解小便而找不到厕所,在万分焦急之中,尿在床上,湿透衣服被褥,方被惊醒。成年人偶有患此病者,是因儿童期患尿床病未愈而致。
历代医家认为:睡中尿床大多因虚而致病,其中有因下元虚冷,肾气不固者;有因脾肺气虚不能约束水道所致者。如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说:“遗尿者,此有膀胱虚寒,不能约水故也。”《灵枢·九针》云:“膀胱不约为遗溺。”
本病之治疗,因证而异,或益气升陷;或温肾固涩;或补养心肾。常用方剂有《本草衍义》桑螵蛸散,《妇人良方》之缩泉丸、菟丝子散、牡蛎丸,《脾胃论》之补中益气汤等。
桑螵蛸散:桑螵蛸、龟甲、龙骨、人参、茯神、菖蒲、远志、当归。
余治愈睡中尿床病例甚多,常将众方之精华以桑螵蛸散与缩泉丸合方化裁加味治疗,取甚速效。
患儿,王某,12岁。1971年夏,夜间尿床已有七八年之久,形体消瘦,面黄无华,小便清白量多,常于睡中做梦尿床,苔白嫩,脉沉细,证属下元虚冷,肾气不固,治宜温肾固涩,缩泉止遗。处方:党参15克 桑螵蛸9克 生龙骨15克 覆盆子15克炙草6克 牡蛎15克 益智仁15克 五味子6克水煎温服,一日一剂。服五剂而痊愈。
治疗遗尿除用以上汤剂外,还可用鸡肝肠配菟丝子散加减,制成散剂服之亦有效。
1972年秋天,经某医院医生介绍吕某,女,21岁,从武都来诊。据诉:患者每夜尿床有十多年之久。先以前方汤剂与之,服六剂后,能隔二日、三日不尿床,后配散剂一料,服完之后,病渐痊愈。处方:怀山药30克 炒韭子21克 金樱肉30克菟丝子30克 益智仁60克 五味子15克覆盆子45克 桑螵蛸45克鸡肝肠一具(文火焙干,男用雌,女用雄)用法:共研细末,每服6~9克,每日两次,淡盐汤送服。本方为补肾助阳,缩尿固涩之剂。
据《本草纲目》载:鸡肝肠“甘、苦、温、无毒”。功能“补肾”。用治“睡中遗尿”。鸡肠“男用雌,女用雄”。“主治遗溺,小便数不禁”。此以血肉有情之品,取同气相求,再配以助阳缩泉之味,岂能不效乎。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摘自《席梁丞医案医话选》,作者:席兴贤、席英贤,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年8月出版。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