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鉴别与治疗
常见证候
水停下焦脐下悸动:脐下跳动,口吐涎沫,头眩,小便不利,舌质淡红,苔薄白滑润,脉沉弦。
肾不纳气脐下悸动:脐下跳动,连及脐部,伴有气喘,时太息,或尿随咳出,声低自汗,舌质淡黯,苔薄润,脉细弱。
鉴别分析
水停下焦脐下悸动:多由素体阳虚,或汗出多而伤阳,阳虚不能制水,水蓄下焦而悸动。辨证要点:上为口吐涎沫、头眩,下为脐下悸、小便不利,脉沉弦尤为下焦停水的明证。治宜化气利水,方用五苓散;若水饮内动,有欲作奔豚之势者,可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通阳降逆,培土制水。
肾不纳气脐下悸动:主要原因有二,一为肾气素亏,气不摄纳,鼓动于下;一为表证妄汗妄下,气血大亏,以致肾气不纳,动于下焦。其中辨证要点为:脐下跳动,连及脐部,并有气不接续,声低自汗,或尿随咳出等症。肾气素亏的每因劳累而作,时发时止;表证误治的有失治之过,从问诊便可得知。肾气素亏的宜补肾纳气,方选七味都气丸;表证误治的宜调和阴阳,温肾纳气,方选桂枝加桂汤。
脐下悸动一症,多责于肾气亏虚,冲脉为病。《难经•二十九难》曰“冲之为病,逆气而里急”。由于冲脉“起于气冲,并足阳明之经,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所以冲脉发病,从脐下动而上逆,轻者仅脐下有冲动,重者可直冲胸咽发为奔豚。可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平冲降逆,另用沉香磨服治其标。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