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饮片形态

本品为豆科植物锦鸡儿的根。药材:根呈圆柱形,未去栓皮时褐色,有纵皱纹,并有稀疏不规则的凸出横纹。 已去栓皮者多为淡黄色,间有横裂痕。 根皮为单卷的圆条或条块,长12~20余厘米,径1~2.5厘米,厚3~7毫米,卷筒的一侧有剖开的纵裂口,内表面淡棕色。 质坚韧,断面白色,微黄,有肉质,并有多数纤维。 味苦。 根皮以内厚,色微黄、完整无破碎者为佳。 根产浙江、江苏;根皮产四川。



拼音

Jīn Què Gēn

别名

白心皮(《植物名实图考》),阳雀花根、板参(《草木便方》)。土黄芪、野黄芪(《浙江中药手册》)。

释名

药理作用 醇提取物腹腔注射90克生药/公斤,可引起麻醉猫持久的血压下降,降压原理据初步分析,认为与神经中枢有关。小鼠腹腔注射,半数致死量为309.7克/公斤。醚提取物亦有降压作用。

来源及植物形态

金雀亦名锦鸡儿、金雀花,豆科落叶灌木。金雀大都生长在疏松土壤的山坡、地边或石缝中。它喜光、耐旱、耐寒、也耐瘠薄,适应性较强,即使在干燥、贫瘠之地,仍可茁壮生长。根肉质呈棕红色、圆柱状。茎成直立状丛生。小枝有棱,先端尖刺状小叶两对,略呈六面形。叶表面暗绿色、厚革质有光泽。春天盛开金黄蝶形小花,形如翩翩飞舞的金雀,故名"金雀花"。金雀花开时,满树金英,不啻黄蝶飞舞,微风吹拂,摇摇欲坠,妩媚动人,适于盆栽,亦可入景。盆栽应选老态独干棵株,干形嶙峋,皮现古铁色,树形十分优美;若修剪成型,枝叶倒挂下垂,作为盆景观赏,别具一番风姿。金雀树形小巧,茎直干细。造型以根育干为宜,这样可使形好、干美。它的根扭曲多变、形状奇特,根皮的颜色也很美丽,以根育干可蟠扎修整成斜干。


采制

全年可采(四川多于夏末秋初挖取),挖得后,洗净泥沙,除去须根及黑褐色栓皮,鲜用或晒干用。或再剖去木心,将净皮切段后晒干。

性味归经

性味:苦辛,平。


⒈《草木便方》:苦。


⒉《分类草药性》:'味淡。


⒊《福建民间草药》:苦辛,微温。


⒋《四川中药志》:性平,味甘微辛,无毒。


⒌《四川中药志》:入肺、脾二经。

功能主治

金雀根的功效:清肺益脾,活血通脉。治虚损劳热、咳嗽高血压,妇女白带、血崩,关节痛风,跌打损伤


①《纲目拾遗》:治跌打损伤咳嗽。暖筋骨,疗痛风,性能追风活血,兼通血脉,消结毒。


②《植物名实图考》:去皮,煮猪心,除痨症。补筋骨。


③《开宝本草》:清肺益脾。治头晕,咳嗽,哮喘,五痨七伤,衄血。


④《贵州民间方药集》:通经,利尿。治淋疾,白带。又可催乳


⑤《四川中药志》:健脾胃。治虚损劳热,阴脱等症。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各家论述

①治脾肾虚弱白带,痨伤血虚生风,湿热瘙痒:金雀花根皮炖鸡服。(《重庆草药》)


②治高血压病:土黄芪,洗净,去外皮,切片,鲜用或干用,每日八钱至一两,煎水取汁,加白糖适量,分三次服。(《全展选编·内科》)


③治妇女经血不调:金雀根、党参。煎水服。(《南京民间药草》)


④治妇女白带:


一金雀根,红糖。煎水服。(《南京民间药草》);


二金雀根皮,白鸡冠花牛膝。共用醋炒,再加水,醋各半,煎汤半小碗,一天三次分服。(《四川中药志》


⑤治红崩:金雀根皮,刺老包根。蒸甜酒服。(《四川中药志》)


⑥治关节风痛:金雀根一至二两,猪蹄一只。酒水各半炖服。(《福建民间草药》)


⑦治跌打损伤:金雀根捣汁和酒服,渣罨伤处。(《万氏家抄方》)

按语备注

【附药】金雀花:即锦鸡儿的花。有活血袪风、止咳、强壮功效。适用于风湿痛、头晕、头痛、肺虚久咳及小儿疳积等症。一般用量为一钱至三钱,煎服。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