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原文

大黄二两,黄连一两,黄芩一两,附子 (炮,去皮,破,别煮取汁) 一枚。

拆算现代剂量

大黄30g,黄连15g,黄芩15g,附子(炮,去皮,破,别煮取汁)20g。

用法

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相关条文

伤寒(1条):
【155】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各家论述

《古方选注》:

用三黄彻三焦而泻热,即用附子彻上下以温经。三黄用麻沸汤渍,附子别煮汁,是取三黄之气轻,附子之力重,其义仍在乎救亡阳也。


《伤寒贯珠集》

按此证,邪热有余而正阳不足,设治邪而遗正,则恶寒益甚,若补阳而遗热,则痞满愈增。此方寒热补泻并投互治,诚不得已之苦心,然使无法以制之,鲜不混而无功矣。方以麻沸汤渍寒药,别煮附子取汁,合和与服,则寒热异其气,生熟异其性,药虽同行,而功则各奏,乃先圣之妙用也。


伤寒论译释》:

此汤治上热下寒之证,确乎有理,三黄略浸即绞去滓,但取轻清之气,以去上焦之热,附子煮取浓汁,以治下焦之寒,是上用凉而下用温,上行泻而下行补,泻其轻而补其重,制度之妙,全在神明运用之中,是必阳热结于上,阴寒结于下用之,乃为的对。若阴气上逆之痞证,不可用也。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