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病因
脑积水的病理改变为脑室系统逐渐扩大,第三脑室向下方隆起压迫垂体及视神经交叉部,透明隔可穿破,脑实质变薄,以额叶处最明显,甚至穿破侧脑室与蛛网膜下腔相通。胼胝体、锥体束、基底节、四叠体、脉络丛及脑干等处均可因长期受压而萎缩。白质脱髓鞘变,神经轴受压变形,胶质增生及神经细胞退行性变等。
脑积水是脑脊液生成或循环吸收过程发生障碍而致脑脊液量过多,压力增高,扩大了正常脑脊液所占有的空间,从而继发颅压增高、脑室扩大的总称。其原因大多是脑脊液循环通路某些部位阻塞所致,而生过多者则较少见。多发生在两岁之内的婴儿,可分为交通性和非交通性脑积水两类,交通性是指脑脊液在脑表面的吸收受阻而言;非交通性是指脑室系统内的脑脊液循环阻塞。脑积水病因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原因:
1)先天畸形:如中脑导水管狭窄、膈膜形成或闭锁,室间孔闭锁畸形(第四脑室正中孔或侧空闭锁),脑血管畸形,脊柱裂,小脑扁桃体下疝等。
2)感染:胎儿宫内感染如各种病毒、原虫和梅毒螺旋体感染性脑膜炎未能及早控制,增生的纤维组织阻塞了脑脊液的循环孔道,或胎儿颅内炎症也可使脑池、蛛网膜下腔和蛛网膜粒粘连闭塞。
3)出血:颅内出血后引起的纤维增生,产伤颅内出血吸收不良等。
4)肿瘤:可阻塞脑脊液循环的任何一部分,较多见于第四脑室附近,或脉络丛乳头状瘤。
5)其他:某些遗传性代谢病、围产期及新生儿窒息、严重的维生素A缺乏等。
诊断
对脑积水进行的临床诊断主要依据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临床症状诊断和现代仪器诊断。
一、临床症状诊断
对脑积水进行临床症状诊断主要依据以下内容:
1、头颅的快速增长和其形态改变,前囟扩大或膨出。头皮静脉扩张,头痛(在颅骨缝已闭的儿童较突出)。晚期可出现眼球向下方,而上部巩膜外露,俗称“日落西山”征。
2、脑室内注入酚红(中性)1mL,20分钟后作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颜色,两小时后查尿中酚红含量,以鉴别脑积水的临床分型。
4、头部叩诊可闻及“破壶声”,腱反射亢进或减弱,四肢常呈痉挛状态,以下肢较明显。
二、现代仪器诊断
对脑积水患者进行现代仪器诊断可以准确地测量脑室的大小及脑组织的厚度,阻塞的部位,有无占位性病变以及是否为交通性脑积水。术后复查可以了解分流管位置及脑室缩小情况,对诊断及手术疗效的估计均有重要的意义。
对脑积水进行的现代仪器诊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CT或MRI检查:脑内积水可见脑室系统显著扩大,有时是全脑室扩大或部分脑室系统扩大,脑实质显著变薄;外部脑积水CT片有5个表现:额和额顶区蛛网膜下腔增高;其他区域蛛网膜下腔不宽或稍宽;前半球间裂增宽;基底池增大;额顶区脑沟加深、加宽;脑室不大或轻度扩大。
2、头颅X线平片:可见颅腔扩大、颅骨变雹颅缝分离。
3、脑室造影:脑室内注入氧气或碘油作X线摄片,可以了解脑室扩大的程度,有无占位性病变,阻塞的部位,以及是否为交通性脑积水。本检查有一定的危险性,应慎重行事。


求道
畅读VIP

350

0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296

0


求道
畅读VIP

462

0

四君人参
畅读VIP

571

0

茯苓
畅读VIP

520

0

四君人参

732

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