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备注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无“烦喘者加柏实一分”。
各家论述
《金匮方论衍义》:
论曰:妇人以阴血上为乳汁,必藉谷气精微以成之,然乳房居胃上,阳明经脉之所过,乳汁去多,则阴血乏,而阳明胃中亦虚。阴乏则火扰而神昏乱;胃虚则呕逆。是以用甘草泻心火,安中益气;石膏、白薇治热疗烦乱;竹皮止呕逆,桂枝利荣气,通血脉,且又宣导诸药,使无扦格之逆,犹因用也;柏实者,本草谓主恍惚虚损,安五脏,益气。其烦喘者,为心中虚火动肺,故以柏实两安之。
《金匮要略浅注补正》:
妇人乳作一句,谓乳子也;中虚作一句,谓中焦受气取汁,上入心以变血,下安胃以和气。乳汁去多,则中焦虚乏,不能入心化血,则心神无依而烦乱,下不能安胃以和气,则冲气上逆而为呕逆。是以其方君甘草、枣肉以填补中宫,化生汁液,而又用桂枝、竹茹达心通脉络,以助生心血,则神得凭依而烦乱止。用石膏、白薇以清胃降逆,则气得安养而呕逆除,然此四药相辅而行,不可分论,必合致其用,乃能调阴和阳,成其为大补中虚之妙剂也。
中虚症不可用石膏,烦乱症不可用桂枝,而此方以甘草7分,配众药6分,又以枣肉为丸,仍以1丸饮下,可想见其立方之微,用药之难,审虚实之不易也。仍饮服者,尤虑夫虚虚之祸耳。用是方者,亦当深省。
《金匮要略论注》:
病本全由中虚然,而药只用竹茹、桂、甘、石膏、白薇者,盖中虚而至为呕为烦,则胆腑受邪,烦呕为主病,故以竹茹之除烦止呕者为君;胸中阳气不用,故以桂、甘扶阳而化其逆气者为臣;以石膏凉上焦气分之虚热为佐;以白薇去表间之浮热为使。要知烦乱呕逆而无腹痛、下利等证,虽虚无寒可疑也,妙在加桂于凉剂中,尤妙在生甘草独多,意谓散蕴蓄之邪,复清阳之气,中即自安,气即自益,故无一补剂而反注其立汤之本意曰安中益气,竹皮大丸神哉。
《金匮要略心典》:
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者,乳子之时,气虚火旺,内乱而上逆也。竹茹、石膏甘寒清里,桂枝、甘草辛甘化气,白薇性寒入阳明,治狂惑邪气,故曰安中益气。
《金匮歌括》:
血者,中之所生也;乳者,血之所变也,血虽生于中焦,尤藉厥、少之气传变而为乳。乳中虚者,谓乳子去汁过多而致虚也。中虚无血奉心则烦,心神不安则乱,阳气上升则呕,逆者,呕之甚也。以竹茹降逆止呕,白薇除热退烦,石膏通乳定乱,重用甘草、大枣定安中焦以生津液,血无阳气不运,妙以桂枝一味,运气血奉心通乳。
《金匮发微》:
竹茹、石膏以清胆胃之逆,三倍甘草以和中气,减半桂枝、白薇以略扶中阳而清里热,更用枣和丸以扶脾而建中,但令胃热除而谷食增,则生血之源既富,胆胃之上逆自平矣。


求道
畅读VIP

547

0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549

0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601

0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567

0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605

0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660

0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520

0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601

0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546

0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449

0
查看更多